「順利」實踐目標的關鍵是? – 陳孟德傳道

在坊間你可能有機會聽過「一致性」( C o n s i s t e n c y ) 的重要性。例如在科學研究中, 多次重複的實驗研究必需有一致性結果, 才能建立鞏固可靠的證明。 在任何音樂樂器學習過程中, 能夠保持每天一致性的練習, 建立並消化所學的新樂句與技巧, 必然比一週只練習兩次更有顯著的進步。 在運動健身的層面中, 教練會設計不同的計劃去幫運動員達到增肌減脂的目標, 計劃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保持每天的一致性, 運動量必須達到一定的指標。例如以每天的步行數目是一萬步來說明, 每天必須一致地行走足夠步數,比一週用一天時間來步行七萬步更為重要及可行。事實上, 用一天的時間根本就近乎不可能( 或極其艱辛) , 才完成一週所計劃的步行數目。 今年我們元福門徒訓練, 其中一個是以閱讀整本聖經為目標的計劃。要達成這個目標, 關鍵就是「一致性」。我們要建立有規律的讀聖經生活, 並不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尋找空閒才來閱讀或聆聽聖經。 歸根究底, 這個計劃的目標並不是為達標而達標, 而是要我們建立一個屬靈習慣。每天去聆聽神的話是我們信仰的根本。引用上文有關運動作為類比, 今天那麼多人追求「減脂」, 事實上每一天運動, 保持自己身體機能是生活的基本。是否要等到身體有病痛, 感到人生不「順利」才立志做運動改善身體?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 他的律法;這人便為有福!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 ⋯ 凡⋯ 他⋯ ⋯( 詩篇 1 : 1 – 3 和合本2 0 1…

上帝叫我們不舒服? – 何景昕傳道

路1 7 : 9 – 1 0 僕人照所吩咐的去做, 主人還謝謝他嗎?這樣, 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 要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 所做的本是我們該做的。」 許多人都渴望被上帝使用, 想踏出服侍主, 卻又想保持在安逸之中。或是當我們全心全意地服侍, 可會跟上帝討價還價說: 我既要在天上和地上都能要得獎賞,最好是不需要付出太多時間和精神。又或是求上帝: 我願意奉獻及跟隨祢, 求祢先給我穩定收入及生活、健健康康, 我就會來履行作基督徒的責任。 經文提醒, 我們只不過是一個僕人, 應該按照主人的吩咐去作, 這是本份。理性上我們是了解這經文的意思: 獻上及服侍該是我們的本份, 不會期望有什麼回報, 但基於人性又很想得到主的稱讚、得到付出和服侍的回報; 又或是當我們真正行奉獻和服侍時, 困難卻又一浪接一浪, 感到上帝的國度與現實生活會有很多反差, 質疑我們所信的能否合理地應用在生活中? 更甚的是我們對自己舒適的小世界太依戀,無法放手讓上帝帶領我們進入祂的國度,以致我們根本不願奉獻和服侍。 倘若我們需要上帝先為我們解決工作、婚姻、兩代之間、經濟, 或是面對疾病等等的問題, 我們永遠不能踏出安舒區去進入奉獻和服侍的層面。當然我們所面對許多的問題, 可能是痛苦、無助和困難, 但我們更知道「我的問題」不會大於「我所相信」, 學懂在信仰及生活之中找到立足點及平衡點, 雖說「人生最難學的功課就是平衡」, 但主更會引領我們逐步走出困境。鼓勵你今年踏出安舒區, 學習成長,勇敢經歷蒙福的一年。

預備大齋期 – 范麗琴傳道

「大齋期」( L e n t ) , 又稱為「預苦期」或「四旬期」, 2 0 2 1 年是從2 月1 7 日起由聖灰日的禮拜三( A s hW e d n e s d a y ) 開始到復活節前一天的4 月3 日止。預苦期正式成為教會的傳統是可追溯到第四世紀, 為復活節前作準備。實際的計算為復活節前的4 6天, 扣除其中六個主日, 共4 0 天, 為期約六週。 當然「4 0 」在聖經中有不少屬靈的意義, 例如耶穌4 0 晝夜禁食後接受魔鬼的試探( 太4 : 2 ) 。依據傳統, 在大齋期的第一天, 牧者在聖灰日以灰燼在信徒額上畫十字架, 作為深切「悔罪」的記號。預苦期亦充滿著除舊迎新的氣息,我們不單好好準備身心記念主耶穌逾越死亡與復活, 並且效法和記念主耶穌曠野禁食祈禱, 對抗誘惑。在這4 0…

習慣 – 古藹文傳道

新的一年教會門徒訓練正式開始, 這是一個無須上堂的訓練, 主要鼓勵弟兄姊妹參與讀經計劃, 領人參加教會聚會和恆常奉獻。希望弟兄姊姊將這三項培養成為屬靈生命的紀律和習慣。行為心理學研究, 紀律和習慣是有意識的選擇和行動, 任何一種行為只要經過二十一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 超過九十天的重複就會鞏固其穩定性。習慣的形成大致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一至七天左右, 此階段的特徵是刻意而不自在。需要堅定意志, 十分刻意提醒持續實踐, 會覺得不自然不舒服, 甚至會有掙扎想放棄的情況出現。 第二階段七至二十一天左右, 繼續第一階段的努力, 重複實踐, 進入第二階段。此階段的特徵是刻意而自在。會覺得比較自然和舒服, 但是要留意偶一鬆懈, 就容易放棄或停滯不前。因此, 還需要刻意提醒努力繼續堅持。 第三階段二十一至九十天左右, 此階段的特徵是不經意而自在, 這就是習慣。這一階段被稱為「習慣性的穩定期」。踏入此階段, 這項習慣就已經成為生命中的一個有機部分進入自動模式, 它會自然不停地驅動進行, 沒有實踐反而覺得不自在。 以讀經為例只要大家堅持最少二十一天就可形成讀經習慣, 祈求聖靈賜毅力、忍耐、持久恆心給我們閱讀或聆聽神的話語, 讓神的話語潛移默化滲透和塑造我們生命。領人參加教會聚會, 可能要培養不怕「食檸檬」( 被拒絕) 的習慣, 把握機會繼續發出邀請。什一奉獻或月捐, 按聖經教導要獻上無殘缺而又是最好的給上帝,因此最理想是培養每月收到薪金便立刻作出奉獻的習慣, 不要等到月尾用到剩餘才獻給上帝。 如果我們能將讀經、傳福音、奉獻成功培養為屬靈生命紀律和習慣, 不但為今生帶來許多益處, 在提摩太前書4 : 8 – 9 提到「操練身體益處還少, 惟獨( 操練) 敬虔, 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教會門徒訓練也可看為操練敬虔的起步, 幫助我們心思意念, 言語行為逐漸邁向成熟, 更加貼合神的心意, 活出神的形像。元福人我們一起加油努力! 註1 : h t t…

「家長」有話說 – 愛回家家長 Toby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 唯獨敬虔, 凡事都有益處. . . . . . 」( 提前4 : 8 ) 大多數人都明白操練會帶來益處, 但卻抗拒操練, 總喜愛停留在自己的安舒區( c o m f o r t z o n e ) 。操練? 只是想想、說說罷了, 並沒有肉身的付出及趕上! 感恩在我們的信仰上是有提及有關操練的事情, 最令人熟悉的就是有晨更禱告及禁食禱告。我們元福之前也有推動過, 你又參與了多少? P l a n y o u r w o r k 容易, w o r k y o u 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