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不覺我在元福服事近一年了, 由於我主要服事週六青崇群體及大部份主日在兒區服事, 因而或許有很多弟兄姊妹可能對我還未太認識, 不如這樣!我們來一個小互動吧, 倘若在教會中你見到我時, 請向我說一句「哈利路呀! 讚美主! 」及做出一個加油手勢, 我也會作相同的回應, 彼此鼓勵。 蒙天父的厚愛, 使我能夠服事元福的兒區及學生區, 讓我能見證上帝在他們的成長。不管甚麼, 只要我們願意被上帝使用, 願意在祂當中突破自己的軟弱, 上帝就必然會使用他們這群體。 我想分享我來到兒區的使命:一、提升敬拜投入度。源於上年參加了一個敬拜訓練營會後, 我們著手嘗試在兒區, 鼓勵孩子以樂器、舞蹈、畫畫、動作等不同的藝術方式自由敬拜上帝, 看到他們在敬拜中更投入。而兒區敬拜隊現也開始萌芽, 我們期望下年能可以有一隊正式的兒區敬拜隊誕生。二、藝術創作及多媒體應用。在今年母親節中邀請了三位小六學生, 由內容、拍攝、訪問及剪接, 自己製作母親節影片, 我們也期望往後, 可有更多兒童透過影片創作更多以愛神、愛家庭主題的影片。 另一任務, 就是學生區的服侍:一、學生區彼此關係的提升。因著今年著手辦了一些學生牧區的活動, 看見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及機會, 認識不同的弟兄姊妹, 加深了整區的關係。二、更多新的學生區領袖興起。從年初開始, 學生區每個小組都有一名組長及實習組長, 而學生區的敬拜隊、影音組也有新人加入, 更有幾位初中生在兒區參與敬拜侍奉, 但我們不希望只是侍奉人員數目的增加, 同工們更希望是他們的屬靈生命、與上帝關係也能大大成長。所以, 我們開展了門訓計劃, 並在八月底共二十人, 到台灣參與一個青年培靈特會, 我們深信上帝會大大使用這營會, 讓這班年青人更認識上帝, 在靈裡得力。 這一年, 上帝讓我看見不只這兩個牧區的作為, 而是整個元福也在被主翻動, 因此我深信上帝興起年青一代, 就像詩篇1 2 7 : 4 – 5 所說: 「人在年輕時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的人有福了! 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爭論時必不蒙羞。」,…
Category: 牧者話
新世代年輕人面對的挑戰和壓力 — 黎汝富牧師
1 . 資訊爆炸與比較壓力: 社交媒體讓大家看到他人成功亮麗的一面, 容易產生自我懷疑與焦慮, 覺得自己比不上。2 . 經濟與就業壓力: 生活成本高、房價遠超負擔, 加上職場競爭激烈, 令不少年輕人感到前路茫茫, 甚至懷疑努力是否有回報。3 . 身份與價值迷失: 傳統社會對「成功」的定義與年輕人內心的渴望產生落差, 部分人因無法迎合期望而感到失落。4 . 未來不確定性: 科技快速變化、A I 人工智能崛起, 讓許多年輕人對職業的穩定性感到憂慮, 不知道如何長遠規劃。 這些壓力令許多年輕人想「躺平」或「失去鬥志」。其實反映了一種心理疲憊和對社會現實的無力感。有時這不是「懶惰」, 而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 當不知道怎樣贏時, 有人選擇不玩。 除此之外, 年輕人要如何突破呢? 困難總有解決方案可以參考:
《快樂什麼?》— 曾睿恒傳道
「父親節快樂! 」「母親節快樂! 」這些祝福, 我們是對誰說的呢? 對父母來說, 養家的重擔、角色的責任、與家人的關係, 真的讓他們感到快樂嗎? 對其他家庭成員而言, 他們又是否真正珍惜父母? 想到這裡, 所謂「快樂」, 難道只是空話? 每個人都有父母, 那是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然而, 不是每個人都「仍然」與父母親近。有些人與父母疏離, 有些只是名義上的關係, 有些父母早已分離, 甚至離世。 對於已逝的父母, 我們可以透過禱告, 向上主傾訴對他們的思念,求掌管生死的主賜下安慰, 撫平我們的哀傷。但對於疏離、名存實亡或分離的關係, 仍然在世的我們( 包括父母及子女) 又能做什麼? 親愛的弟兄姊妹, 若我們只停留在禱告, 信仰便顯得空洞。關係的冷漠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傷痛讓我們築起自我保護的牆。但您願意讓關係一直這樣嗎? 我這裡不是單單要說讓家人信耶穌得永生。而是提醒我們每一位, 只要我們還活著, 每一天都是改變的機會。若總是逃避心中的難關, 這本身就是最大的難關。更何況, 人生終有一別, 當您回望與家人這一生的關係, 您真的甘心就這樣結束嗎? 願「父親節快樂」「母親節快樂」這句話能夠驅動您, 終有一天,您能為該做的事, 勇敢踏出一步。上主賜福並記念! 我們也會實實在在的與您同行!
聖靈請祢來 — 黎陳秀英師母
聖經中用水、火、風來象徵聖靈, 這些元素都帶有深刻的屬靈意義, 並展現出聖靈不同的功能與作用。 今日適逢是聖靈降臨節的日期, 讓我們從聖靈的象徵意義和功能上反思與我們的關係! 1. 水: 象徵潔淨、生命與更新。在約翰福音7 : 3 8 – 3 9 , 耶穌提到「活水」, 指的是聖靈的工作, 使人得著生命並更新信仰。水也象徵洗淨人的罪, 像洗禮般使人重生。 每天能藉着聖經和禱告, 真理的聖靈好像水一般洗滌我們的心靈,不斷更新和成長。 2 . 火: 代表煉淨、能力與神的同在。在五旬節( 使徒行傳2 : 3 ) ,聖靈降臨時如火焰顯現, 賦予信徒熱心去傳福音。火也象徵神的煉淨與審判, 使人的信仰更加純淨。 常常尋求聖靈的充滿, 求神賜下聖靈火一般的熱心和信心, 有熱誠和勇氣去傳福音。 3 . 風: 象徵自由、動力與無法預測的神聖運行。在約翰福音3 : 8 ,耶穌說: 「風隨意吹, 你聽見風的響聲, 卻不曉得它從哪裡來,往哪裡去。」這表明聖靈的運行超越人的理解, 帶來屬靈的更新與引導。 操練學習順服聖靈的引導, 在人生不同階段, 如何曉得放手和倚靠神, 明白神的旨意, 遵祂而行! 反思: 聖靈如何在我們生命中運行, 提供力量、指引、潔淨與更新? 使人在信仰上得著成長。這對你來說是否有新的啟發呢?
回轉像小孩 — 何胡嘉麗師母
耶穌說: 「我實在告訴你們, 你們若不回轉, 變成像小孩子一樣, 絕不能進天國。所以, 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 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 馬太福音1 8 : 3 – 4 ) 耶穌這個教導( 其實是一個命令) 顛覆了世人對天國裏誰是最大的想像— — 進入天國的關鍵, 竟在於回轉像小孩。但究竟什麼是回轉像小孩? 回轉像小孩, 不是心智上變回幼稚, 而是放下身段( 在家中的角色、工作的身份、社會上的地位等) , 重新尋回我們與神最親密的關係— — 在那裡, 我們終於能說: 「阿爸, 父! 」( 羅8 : 1 5 ) 並發現, 原來天父一直等候著, 要將我們抱在懷中。 回轉像小孩, 是重新發現內心的純真和善良; 是單純的信心, 而非天真的無知。孩子對所愛之人有著毫不猶豫的信任。當父親伸手說「跳下來」, 他們會閉著眼躍入父親的懷中, 而非先計算風速或評估爸爸的臂力。這種信心不是無知, 而是確信愛的本質。 回轉像小孩, 就是願意在神面前謙卑自己, 承認自己的軟弱, 像孩子一樣知道他的一切都需要靠父母。當孩子跌倒時會大哭, 開心時會大笑, 從不掩飾需求。而成人慣用「我很好」的盔甲, 來遮掩內心的恐懼不安, 有時連對神也戴著屬靈的面具,…
《寫在畢業之先》— 曾睿恒神學生
承蒙大家三年來的守望及支持, 我即將於6 月8 日從信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課程畢業! 這一刻, 就是在畢業之先, 我想好好把握這個機會, 與您分享我對教會的心志。 首先, 我不會捨難取易, 忽略大家的過去。我深信, 唯有真誠地面對您我的曾經, 我們才能實在的經歷主上帝重建生命的大能。我盼望與您齊來,重建生命。 第二, 作為牧者是一份向主上帝及向教會的莊嚴承諾。唯獨靠著主上帝的保守, 我會堅忍下去, 與大家一起經歷每個挑戰, 活出健康人生的美好。這是我對主上帝的忠誠, 也是對教會的回應。 第三, 這裡是我的家, 我一家三代與元福緊密相連。我父母在教會認識;自母腹開始, 我就在此長大; 自初中起, 認識了我現時的太太, 十年後相愛, 成婚, 至今有兩名女兒。但快樂家庭絕對不是「只有快樂」, 而是對主恩有血有淚的見證。快樂家庭也不是假大空, 更不是少數人的專利。當我們抬頭仰望主基督, 每個家庭都要成為祂顯神蹟的場所, 實實在在的經歷流淚撒種, 歡呼收割。 最後, 稍稍一提, 畢業典禮的門票有限, 未能一一邀請各位親臨, 懇請諒解! 日後, 我定會穿上畢業袍, 與大家在元福留念! 站在這人生分水嶺, 我滿心感恩, 期待在上主的帶領下, 與您一同迎來耶穌基督的s h o w t i m e ! 齊來重建生命, 活出健康人生,…
苦難試煉中得勝 — 黎汝富牧師
為何人生有苦難與試煉? 有好幾個原因: 1 . 人在罪惡中, 離開光明, 被魔鬼折磨。2 . 人叛逆上帝貪戀罪中之樂。3 . 人的自我中心固執、做錯事、抉擇錯誤。4 . 受魔鬼的試探、考驗、攻擊。 跟隨上帝的人就是與罪惡為敵, 與魔鬼相爭! 因此, 不遵守上帝的道, 就是走出上帝的保障, 把自己暴露給魔鬼攻擊, 痛苦就來了! 當然魔鬼也喜歡用糖衣毒藥餵哺你, 令你感到舒服、幸福, 但最終是要你的命。 撒迦利亞書 3 : 2 「耶和華向撒但說: 「撒但哪, 耶和華責備你! 揀選耶路撒冷的耶和華責備你! 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嗎? 」」經文中有三樣要注意: 1 . 以色列人為何落在如火一般的苦難之中? 阿摩司書4 : 1 1先知指出是以色列人背離上帝, 多次不悔改歸向神。離棄神這是苦的根源。2 . 苦難與魔鬼有關, 撒迦利亞書3 : 2 指出上帝責備魔鬼, 因牠誘惑以色列人拜偶像, 並且奴役他們。上帝面對魔鬼攻擊祂的子民, 是會懲罰和攻擊魔鬼的工作的。3 . 當人在苦難的試煉中, 上帝最終會拯救神的子民從火中出來! 在撒迦利亞書3 :…
成為才德的婦人Godly Wife — 何胡嘉麗師母
世間有一種愛, 從生命最初的心跳開始, 便如影隨形。那是母親的愛— — 不喧嘩、不張揚, 卻如空氣般無處不在, 支撐著我們每一個呼吸與成長。 聖經中, 母親的形象總是與堅韌和智慧相連。箴言3 1 章描繪的那位才德婦人「她以能力束腰, 使膀臂有力」( 箴3 1 : 1 7 ) , 「她開口就發智慧, 舌上有仁慈的法則」。( 箴3 1 : 2 6 ) 這不僅是理想的寫照, 更是無數母親的真實剪影: 她們或許不曾說過動人的言語, 卻在清晨的廚房、深夜的燈下, 用一生的行動活出愛的真諦。母親的愛是犧牲的記號。就像主耶穌為門徒洗腳一樣, 母親總在生活的細節中俯身服務: 那雙為我們繫鞋帶的手, 那盞等我們夜歸的燈, 那些被歲月磨出繭卻依然溫暖的掌心。她們將自己的夢想悄悄收起, 只為托起孩子的未來。母親的愛, 正是這種捨己之愛的縮影。 母親的愛也是永不枯竭的盼望。先知以賽亞書中有這樣的話: 「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 即或有忘記的, 我卻不忘記你。」( 以賽亞書4 9 : 1 5 ) 上帝用母愛來比喻祂的信實, 因為母親的愛最接近神聖之愛的本質— — 不離不棄, 永不止息。 在這個頌讚母愛的日子, 願我們不只是獻上鮮花與禮物,…
潮與流 — 何景昕牧師
最近尖沙咀驚現通宵排隊, 為的是一系列「C h i i k a w a 」卡通角色, 這班傢伙可謂風靡萬千少女少男, 為的是千金難買限定產品; 也有黃牛黨大叔大嬸, 為的是有利可圖。主辦店方會隨機向排隊客人查問有關C h i i k a w a 的問題, 包括角色背景、名字、故事內容等, 答中者方可繼續排隊入店購買, 目的盡量杜絕黃牛黨, 而事實上真的有不少人答錯而被請離隊。本來只是一買一賣的商品交易, 卻成為了身份象徵的榮辱之戰。 在這個世界裡, 不論吃喝玩樂、文化學術、宗教風土、思想價值等都總會有一個潮流。當我們以為這個世代, 人已對上帝棄絕時, 卻沒有想過最近Y a h o o 新聞有一則報導標題為: Z 世代迷上「聖經熱潮」? 在紙本書籍一路被電子書取締之中, 聖經銷量卻逆增8 7 % , 當中一個外國T i k T o k 網紅分享了自己買第一本聖經的過程, 吸引很多年輕人跟隨看聖經( 詳閱2 0 2 5…
和諧家庭生活原則 — 黎汝富牧師
一個和諧的基督徒家庭應以愛為核心, 以上帝的教導為根基, 彼此支持、尊重和成長。在生活的每一個層面, 我們都可以實踐以下原則, 使家庭更加緊密聯結, 同時榮耀上帝。 1 . 溝通與聆聽: 用愛搭建心橋《箴言》1 5 章1 節提到: 「回答柔和, 使怒消退; 言語暴戾, 觸動怒氣。」良好的溝通是家庭關係的基礎。夫妻之間應真心聆聽彼此的需求與感受, 孩子的聲音也不應忽略, 小孩子更需要耐心聽, 因不懂得表達。溝通時, 應懷著耐心與謙卑的態度, 讓每個人都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溝通遇上問題, 解決不了, 可在禱告中求神賜下智慧, 也求使我們的話語成為造就人的工具。 2 . 分工合作: 以僕人之心彼此服事正如《腓立比書》2 章4 節所說: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 也要顧別人的事。」家庭是一個團隊, 每個成員都應該在日常事務上分工合作。無論是家務、帶子女返學、教育子女還是財務管理, 都應本著同心協力的精神完成。這不僅減輕單一成員的負擔, 促進默契、感受到愛和信任。 3 . 尊重與包容: 欣賞上帝的創造《以弗所書》4 章2 節教導我們: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 用愛心彼此寬容。」每個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所造, 但擁有獨特的個性和觀點。我們應學習尊重彼此的差異, 並包容對方的缺點, 不用改變對方與像自己一樣。這樣的愛和接納, 能幫助我們共同創造一個充滿多樣性的家庭, 又有平安的氛圍。 4 . 共同目標: 以上帝為中心的團結家庭的穩固需要共同的目標。對基督徒而言, 追求屬靈的成長和服事主的心志應成為優先事項。例如, 參與教會活動、在家庭舉行靈修和敬拜能增進彼此間的聯繫,同時將家庭的焦點放在上帝的計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