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基督耶穌的忠勇戰士,你要分擔苦難。一個入伍的兵士要爭取長官的嘉許就不能讓營外的事務纏擾他。」提摩太後書2:3-4(現中修訂版) 中國有很多成語故事都是和行軍有關的,例如「朝秦暮楚」,「破釜沈舟」,「五十步笑百步」等。每當讀起這些成語,大家都會體會到軍中的生活和苦況,亦把這些成語的意義,引伸到各自不同的生活處境中。 保羅也引用軍隊的意象,向我們說明信仰生活的應有態度。第一,要能吃苦,跟隨基督本身就是向世界說不的一場自我革命,這包含了付出和犧牲,為著要得基督為至寶。沒有「朝秦暮楚」,只有「破釜沈舟」。第二,就是要不能讓營外的事務纏擾,當專心操練,常作服役的準備,時刻保持最佳狀態,這樣才是一個與身份相稱的士兵,符合長官期望的勇士。 提醒自己現時所在的不是一個旅行團,而是一個步兵團。旅行團由導遊帶領走走看看,最好能盡興而歸;但作為軍中的步兵團,只能步步為營,全神貫注,同仇敵愾,直等到勝利到來。 下半年的佈道季節開始了,操練多時的元福福音勇士要打美好的仗,擴展天國。青年牧區夢想家今年繼續有暑期門訓「福音300」,定意在暑假以10人姿態接觸300人分享福音,因為我們知道小組是為福音而存在。願意在下半年不斷傳來凱旋的聲音,不是放煙花(過眼雲煙自我感覺良好)的聲音,而是天上的使者也要為著靈魂得救而歡慶的聲音。
Month: June 2018
天父的愛 – 劉愛琳助理傳道
最近看見臨臨被生父及後母虐打致死的法庭新聞,令人心酸,聞者流淚!我有位同學,做了十九年社工,專處理虐兒案件,她跟我說道:「只是冰山一角!」這句說話令我心裡像即時結冰似的,究竟還有幾多個隱藏故事呢?不敢再想像下去⋯⋯ 不要提這些痛心的個案罷了,現實中,不少人因著成長或生活中與父親相處的痛苦經驗,或者直頭消失的父親,已很難再相信天父上帝,相信祂的愛是無條件;「親近基督徒所宣稱的天父爸爸,就能感受到祂賜下的愛與寬容」,這句話對心靈破碎的人來說,似乎是一件飄渺且難以捉摸的事情;因無數的人承受被摒棄或傷害的痛苦,沒有愛的形象可以認同,破碎的現實世界讓人太失望,更因看到某些父親拙劣的形象不肯向上主打開心扉;這些痛苦的經驗,使人不相信上帝慈愛的本質,無法與天父建立關係、接納天父愛自己。 親愛來賓,聖經提醒我們,上帝的愛是無條件的,甚至毫無保留地讓祂的獨生愛子耶穌為我們而死,叫相信祂的人,得著永恆生命的福氣(約6:47)因著祂的恩典,人的生命可以活得更豐盛(約10:10)。上主的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弗3:19)在我們的頭腦還未領會,還未認識祂以前,這份愛已白白賜給我們了。祂的寬恕、接納、憐憫與愛並不是照社會財富或世界價值來評量我們,而是視我們為美好、最有價值和尊嚴的生命個體。 或許你的心曾傷透,或許你對家庭關係失望透頂……或許你一直在追求愛的源頭;無論如何,請嘗試敞開心扉,讓天父擁抱你,讓祂醫治你的傷痛,把你的一生交托在祂手中!阿門。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詩34:8)
教會群體意識 – 黎汝富牧師
歐洲有一間餐館很聞名,而且是很大的餐館,在同一時間能容納三百人進餐。有雜誌記者專訪開辦餐館的李歐和凱利夫婦,訪問他們怎樣能夠成功。 李歐說:「若要做一件震驚的事,最好就是與一個熟識的人,一起攜手共同進退!」 凱利說:「在冒險之時,與一個良好的人同工,能彼此欽佩對方所做的事。」 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 在聖經中所羅門所講的:「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傳4:9-10) 人能夠互相依賴不分離,彼此安慰勸勉,加心力,鼓起幹勁,成功是不困難的。 70年代被稱為「自我的年代」,按統計,72%的美國人,只會為自己設想,人的價值觀開始轉移,由傳統「為別人犧牲、為別人服務」,轉為只尋求「自我實現、自我完滿」(Me Decade)。 雖然,教會是一個最後被侵佔的領域,但仍然逃避不了自我主義的影響。很多基督徒都認為,神無處不在,我在家中也可親近神,我不一定要返教會,我接觸外邊的未信者豈不更好? 耶穌基督建立教會的目的,為要建立生命:(1)教會生活的目的;塑造你成熟的品格。我們以為自己可以,聖經話:「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2)你真信神嗎?神說:「你需要教會群體。」耶穌所命定群體生活之道,是要互相關顧、貢獻自己的一份、彼此的合作,神的恩福才能在群體中流動。 教會群體興旺的困難,是每個人都有自我期望,許多進入教會的人,都期望從群體中得些甚麼,而沒有人肯自問:「我可以為群體做些甚麼?貢獻些甚麼?」 耶穌提醒我們:「施比受更為有福」,這也是群體生活的重要原則!群體就是由每一個個體組成的,試問每個人都要取、不肯付出,那會是怎樣?一定充滿埋怨、批評,四分五裂,毫無樂趣。 相反,每個人都肯付出,大家才能共享豐富的資源。
裏外更新尋求神 – 陳孟德傳道
之前與大家分享過五旬宗靈性特質是強調「與聖靈相遇」並得著釋放。然而,今天普遍信徒持續地感到無力、挫敗與壓力,心靈得不著釋放。很多人解釋因要面對繁忙生活及各種逆境困難,然後卻埋怨神為何不把這些困局改變,變出一個美好順利的人生?是否因自己的失敗而得不到神的祝福嗎? 「人」,喜歡敬拜神,還是更喜歡神的祝福及諸事順利?希望得祝福本身沒錯且美好,應當榮耀歸神。可惜是人總會按自己的意思,貶低及扭曲了神的心意,自我製造一些有「效用」的原則,並認為只要好好遵行這些原則,今生就會有求必應、萬事都順利。可惜是當面對逆境時,就會感到挫敗及充滿壓力,得不著心靈釋放。 事實上是人喜歡自己的主控權,多於真正的信靠神。 「與聖靈相遇」並得著釋放並不是空談。當認真渴望尋求神,聖靈會引導我們建立深層的靈性對話,發現自己的限制及軟弱。這時,我們會懇求主耶穌的憐憫,發覺恩典,並願意改變自己的執著,立志信靠神,裏外更新並體驗平靜安穩的心境。 我們一起經驗這個深層的靈性對話,與自己、與教會群體、與上主結連,身心靈得醒覺更新得釋放。6月元福祈禱會:【裏外更新尋求神】,於晚上8時大禮堂開始,請為此禱告並準備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