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轉眼過去,感恩期間完成了一項密集式的門訓,當中每天早上都有敬拜、禱告、研經分享部分,一位學員在一次敬拜中的禱告令我非常深刻,相信當時學員被聖靈感動,作出以下的禱告,大概內容是這樣:「主呀!求你不單讓我在生活中「需要」祢的時候尋求祢,而是讓我更多「想要」祢,當我「想要」祢的時候就是時刻想著祢,對祢更多渴慕,更多的追求親近認識祢。」學員的禱告值得我們在信仰上反思。 「需要」和「想要」的關係經常被套入消費行為上理解,「需要」(needs)是指在人生理上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滿足,例如衣食住行、親密關係、人身安全等;「想要」(wants)則指主要用來滿足人在物質或心理上的需要,往往會受到別人、社會潮流和文化等因素影響。當人們「想要」多過「需要」時,便會衍生過度消費行為,內心無止境的欲望不斷「想要」,更會產生貪得無厭、盲目追求的後果。 聖經中也提醒我們,那些用盡心思「想要」從物質得到滿足的人,警告因為過度的「想要」,會導致心靈上的「憂慮」,憂慮的結果,便無法獲得生命的喜樂。如果「需要」和「想要」的關係套用在信仰,特別是與主耶穌的關係上,可以如何應用呢?從學員的禱告提醒,我們通常什麼時候「需要」主耶穌?是每當遇到問題,有求於主的時候,此刻尋求主的動力是最大的。雖然明白我們需要追求與主耶穌建立親密關係,但是內心在這方面「想要」的欲望是不會自然而生的,「想要」總比「需要」的為少。 主耶穌倒想要我們更多的「想要」祂,透過聖靈的感動在心裡激起對祂追求渴慕的動力,好像這位學員能在禱告中祈求,是聖靈在人心的工作。我祈求聖靈繼續在學員生命中更新變化,為他們帶來真正心靈的充實、滿足和喜樂。如馬太福音第五章的八福中提到:「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甚願主耶穌成就學員祈求,將一時的「需要」化為時刻的「想要」,賜動力去實踐追求、親近和認識主耶穌。
Month: August 2022
「疫」境中遇見神 – 方國成牧師博士
「路加福音—使徒行傳」兩卷一書的路加著作,是神召會作為普世五旬節信仰群體一份子,建構五旬節神學及信仰實踐的理論基礎。簡單來說,就是聖經中記載有關門徒及教會所經歷的事;諸如神蹟奇事、醫治釋放、聖靈引導、教會蓬勃發展,生命改變,遭遇逼迫等等,今天的信徒及教會同樣會經歷相同的事。故此,耶穌基督對門徒所頒佈的大使命,也是今天對我們作為門徒和教會的福音使命,這是毋容置疑的事。 使徒行傳中記載耶穌升天之前,吩咐門徒一個「使徒行傳」版本的大使命:「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作我的見證」意指成為耶穌基督的見證人。因此,我們要在身處的環境、周遭的地方、職場及跨地區的領域,任何時刻,隨時隨在,成為主的見證人。 尤其過去兩年多沒完沒了的疫情,全世界陷在一片恐慌、混亂,無論在不同範疇中我們或直接和間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和衝擊。正因如此,世界需要福音、需要盼望、需要耶穌的拯救和醫治。而最合資格去向世界述說神仍然施行拯救,就是教會、門徒,即你和我。深信許多弟兄姊妹,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候,仍然經歷了神奇妙的作為,在過去舉行的彩虹見證主日可見一斑。 故此,教會現推動搜集100個『疫』境中遇見神的見證及生命故事。鼓勵弟兄姊妹,將疫情中曾經歷神奇妙的作為,無論是關於醫治、經濟上的供應、生意蒙福、職場的見證、關係的復和、生命改變等等,寫成文字。教會會將見證陸續在家訊刊登,給大家分享和傳閱。藉以彼此激勵,相信發生在弟兄姊妹身上的奇妙見證,同樣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同時,我們會挑選一些激勵人心的見證,在平安夜晚會上親身分享,作為年終福音收割的高峰。再進一步,我們會挑選合適的見證,製作成為福音單張,讓弟兄姊妹及佈道隊向親友和坊眾傳福音。讓我們一起成為耶穌基督永遠活著、一直拯救和賜福的見證人。
以手抄寫聖經 – 范麗琴傳道
以色列人對神所吩咐、所啟示的說話,都帶著萬分敬畏和尊崇的態度,並肩負了對宣揚、教導、保存神話語的屬靈責任。最初他們是以口傳,而後來是筆載草紙,刀刻皮革,並選出專門的祭司及文士抄寫聖經。如果有抄錯、抄多或抄少,整篇的抄寫就不合格而要報廢及毀滅。抄寫前他們必須沐浴更衣,一天只工作幾個小時,並有多次的休息,目的是要保持自己的精神和體力,在最佳的狀態來抄寫神的話語。在抄寫過程中一絲不茍,一面手寫眼看,一面開口把經文唸出來、讀出聲。他們這種謹慎、莊嚴和認真的態度,讓希伯來文聖經手抄本的質量,勝過一切其他的古籍抄本。 今年教會的維修尚待批核便完成,現在計劃裝修的事情,籌集各項工程的款項。除了有認捐外,我們推出不同的活動,以幫助不同的信徒按力量作出捐獻。其中以手抄聖經籌款活動,在8月初已開始推動,弟兄姊妹們不單熱心為教會裝修籌款,並以渴慕神的心,抄寫神的話語,來建造自己的內在生命 。 當我們手抄聖經的時候,真能深切體會古人抄寫聖經的困難,讚歎神的奇妙讓聖經流傳千年,不失其真。鼓勵大家抄寫時,能找一個安靜的環境,把電視和手機關掉,不吃東西,不作交談,以禱告的心來到神的面前、專心一意。透過抄寫聖經的一筆一劃,慢慢咀嚼和默想,加深我們對經文的印象和理解。相信神亦會透過經文幫助及提醒我們。曾看過一篇有關抄經的*靈修札記*說道:「鬱悶時寫,心得紓解;疲憊時寫,重新得力;煩躁時寫,得到安撫;快樂時寫,樂上加樂;難過時寫,靈得安慰;無聊時寫,得到充實。我按著計畫不疾不徐地寫,不再是趕進度,而是享受從神來的安息。」盼望大家同心積極參與抄經籌款活動,亦藉抄經去操練個人靈性,以致更貼近上帝。 *資料來源:謝文麗。〈豐富靈修讀經有方法〉。 《https://www.fhl.net/main/efcj/efcj116.html》。2016年4月17日
主所愛的門徒 – 何景昕傳道
今年的講道系列之約翰福音, 於七、八及十二月由不同牧者先後分享。這卷並列在新約四福音之中, 卻與其他福音書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至於作者, 早期教會一致認為是使徒約翰: 西庇太的兒子, 雅各的弟弟, 而母親是撒羅米( 也是耶穌母親的姊妹) 。因此耶穌在十架上離世前, 把自己的母親交托給約翰照顧( 約 1 9 : 2 5 – 2 7 ) 。 約翰和雅各出身小康之家, 卻因最初暴躁的性格被耶穌取名為「半尼其」( 雷之子) , 在與主耶穌一路同行, 約翰的生命起了極大的轉化。主耶穌升天後, 約翰與其他使徒一起同工, 建立教會傳揚福音( 參徒1 – 3 及8 章) , 在他年老時, 寫下約翰一至三書、約翰福音, 以及被流放在拔摩島時所寫的啟示錄。從約翰書信中, 看到很多都是強調「愛」, 與他原本的性格可謂大相徑庭。 約翰原本「雷轟」般的性格, 卻被主的愛融化, 更成為一個「講愛」的使徒, 但可曾想過, 他因看到有人奉主的名趕鬼, 卻又不肯與門徒一起跟從主, 他心裡起了不忿就阻止那人繼續作工( 路9 : 4 9 ) ; 又當他看到那些撒瑪利亞人不接待主, 他和雅各就請主耶穌讓他們好像以利亞用天上降下的火燒滅他們(…
當你走到無力 – 胡嘉麗助理傳道
教養孩童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教養孩子的路途上, 每一個家長都有生氣、挫敗、氣餒甚至無助的時候。疫情爆發這兩年多以來, 無間斷的開課、停課打亂了所有孩子和家長的生活節奏, 家長要處理孩子的額外「假期」及外出限制等問題已疲於奔命, 更擔心會耽誤孩子的學業和成長。全天候的「困獸鬥」環境, 無處發揮的精力影響了孩子的情緒, 令家庭關係日益緊張, 家長的壓力亦幾何級上升。 家長不一定只是父母親的角色, 而大多是泛指孩子的照顧者, 有的是爺爺、嫲嫲, 公公、婆婆( 家中的四大長老) 等。很多時候家長因為無力處理孩子的學業、行為等問題而有很深的自責感, 並有忽略自己身心需要的傾向, 往往徘徊在壓力「爆煲」的崩潰邊緣而不自知。因此影響了家庭的和諧, 繼而又陷入了婆媳、夫妻、親子之間的緊張關係, 孩子往往成為最終的受害者,令人痛心難過。 當你走到無力繼續下去… … 你會如何? 元福的兒童事工及家庭事工有見及此, 於今個暑假特別推出一系列全方位支援家長的增值活動, 盼望能幫助社區內每個層面的家庭需要。( 活動詳情請參閱報告事項) 希望透過互動遊戲, 幫助家長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情緒, 從身心健康、人際社交及孩子的品格及E Q 教育等向度入手, 特別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 S p e c i a l E d u c a t i o n N e e d s ,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