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回報零風險的投資 – 范麗琴傳道

前幾天新聞報道一宗懷疑騙案,涉及三百多名山東青島投資者,各人被拉攏參加免費香港考察之旅,獲倫敦金公司豪華食宿招待後,疑紛紛墮入投資騙局,失款估計高達二十億元。 投資騙局五花八門,不時推陳出新,騙徒透過舉辦投資講座、電話促銷、拍賣網站或多層式傳銷計劃作招徠顧客。或你已贏得一份名貴獎賞,但要付高昂手續費就可領取。無論如何改頭換臉,騙局的基本特質,都是以保證在短期內賺取高回報作餌,誘使受害者入局。而主要技倆仍是利用人們的貪念。甚至超市或零售店的佈局設計,店內貼滿不同顏色的告示,奉送贈品、抽獎、特價發售等,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 即使你本來並不想購買某種物品,但基於人皆有之的「貪便宜」「有著數」心態,於是便可能大量購買。 貪婪與已經擁有多少無關,是一種「永遠不滿足」的心理狀態。許多人犯罪,都是因貪婪而來。當人沒有神成為倚靠時,缺乏安全感,就會想要倚靠其他東西,包括不斷追求的金錢、權力、物質、感情、社會地位等,為使內心得到滿足。貪婪的人都是自私的,他們只顧自己得到更多,不顧及他人的需要,甚至他們的「得到」是建立在別人的「失去」上面。 貪婪是人性弱點之一。人有慾望並非壞事,也不是犯罪。但如果過分貪戀和沉迷在慾望中,卻會造成罪惡,將毀掉我們的一生。我們對慾望必需要有適度的控制、管治和約束。 那麼,世上會有「高回報零風險」的投資嗎? 使徒保羅說:「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5-12)我們這屬神的人要逃避這些事,追求聖靈的果子。並且要為福音打那美好的仗,投資在永恆當中,便能享受「高回報零風險」的回饋了!

肯亞 – 坎布 (Kiambu) 的轉化見證 – 黎陳秀英師母

坎布這個城市素來以謀殺,強暴,暴力聞名,是肯亞歷史上最敗壞的城市 。整個城鎮蕭條破落,教會不見增長,由於名聲太差,沒有人要來居住。到1980年這城市變成肯亞最受壓制的地方,酒吧及不法場所數目遠勝於教堂和雜貨店。加上酒精的助長,坎布的犯罪率爬升至全國之冠。入夜之後,無人敢外出,尤其是婦女。公職人員照例賄賂長官,以逃避差事。多年來這六萬五千人的小鎮尚無教會能成長超過幾十人。有一個精疲力盡的牧師說他們傳福音,但沒有人得救。神呼召湯馬士。穆提 (Thomas Muthee) 牧師夫婦到坎布去建立教會。他們透過禱告辨識並對抗坎布的屬靈逼迫來源。如以弗所書所說的,我們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執政掌權的爭戰。問題不是在鎮上的人,問題是魔鬼如何轄制人,使人在原地踏步。他們加足火力禱告了六個月並勤做研究,他們禁食禱告並問神真正的原因在那。主顯明是巫術的靈環繞並捆綁人心。坎布很多問題的產生是跟一位叫甄姥姥的巫婆有關。她占卜的地方叫以馬內利。她以行巫術為生。鎮上的政商都來找她算命。明白坎布的權勢後,湯馬士夫婦求助於神。禱告六個月後,他們靈裡很確定那地的靈界權勢已被擊破。他們舉辦的一周戶外佈道就有200人歸主。很快的病得醫治與悔改歸主成了家常便飯。他們設立24小時禱告中心。甄姥姥用巫術反擊,沈重的壓迫之靈臨到禱告會及崇拜中。長老們發現教堂外有甄姥姥的手工製品。了解相對抗的黑暗勢力後,信徒開始禱告讓她得救或離開城鎮,幾天後她的能力消失。幾週後她離開了城鎮。坎布的巫術被破除後,神的同在充滿城鎮。整個氣氛改變,現在那裡的犯罪率是最低的。酒吧關門,成為教堂。整個城鎮繁華起來。神的同在帶來改變,處處可見繁榮,人們湧進該鎮買屋。人口增加30%。悔改信主的人數也增加。如果神能改變坎布,神能改變全世界。讓我們禱告吧!為元福復興,為元朗社區禱告吧! ( 轉載自喬治。奧提( G e o r g e O t i s ) 的轉化影片(Transformations) )

主是我們的安慰 – 范麗琴傳道

「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是應當稱頌的。他是滿有憐憫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神都安慰我們,使我們能用他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些在各樣患難中的人。」(林後1:3-4) 前幾天患上躁鬱症及人群恐懼症,需要長期接受治療的at17樂隊的盧凱彤墮樓自殺。消息傳來,不少好友及歌迷紛紛網上留言悼念,一班聽她歌聲陪伴成長的青年人深深感到痛心難過,情緒大大受到她的死訊所影響。回想9個月前,我曾處理一位好朋友自殺的事,我都處於驚嚇、戰慄、哀傷的情緒中,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才能稍微舒緩和平伏下來。外國研究發現,自殺最大的原因是未經治療或在治療中的抑鬱症。因此,若果說:「一個人會死於身體上的疾病,那麼自殺者便是死於心靈或精神上的疾病了。」 (註1)自殺是一件複雜的事情,你的腦海或許出現無數的疑問,並期望為這一切尋求合適的答案,卻是沒辦法知道。死者選擇以自殺結束生命,你卻別無選擇地承受這個事實。然而你的生命如何活下去,你是可以有所選擇。 記著你不是瘋了,也不是生病,你的心正為死者的離世而哀慟,那就容許自己用多一些時間,慢慢接受這個事實,並容讓自己哀傷吧!哀傷的歷程中,每個人的反應和步伐都是不同的,情緒容易起伏和反覆,你需要時間去重整自己的需要,好好照顧自己,學習一些知識和技巧面對和適當的宣洩,尋找各樣的支持,包括與牧者、弟兄姊妹、同行小組或同路人傾談哭訴,坦誠的分享禱告,以及尋找專業的輔導員支援,均有助你渡過此關口。哀傷的感受是真實的、自然的,會來也會走,不會跟著你一輩子。縱然天空灰黑一片,看不見任何希望,你卻不是孤身作戰,主耶穌仍與你同在同行!我們經歷過,所以知道,很想告訴你,困難只是暫時,難關是會過去,主耶穌仍坐著為王,掌管一切,一切祂都知道明白,並且祂是愛你的! 註1資料來源是美國自殺預防基金會 Surviving a Suicide Loss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 – 劉愛琳助理傳道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4:12) 近年本地教會下一代流失嚴重,情況不甚理想。再按現時社會人口老化來說,戰後嬰兒潮陸續踏入退休潮,我們能想像10年、20年後(即2028後),教會人口也隨著社會趨勢而變得老態。再看2006年的人口年齡中位數[1]由39.6歲上升至2016年的43.4歲,所以年紀不斷上揚是顯然預見的情況。但教會是怎樣防止下一代流失及重視牧養這群未來領袖呢?因為今天的高小、初中學生,在10年後,也將是20-30歲的青年領袖了。 兒童主日學[2]在十九世紀興起,其中一個目的是幫助孩童學會閱讀及生活自理。當時教會相信孩子們學會閱讀,他們就能夠學懂聖經的內容,並且會成為有教養的人。在香港地,1歲便開始排隊上playgroup,2歲入學前班,3歲讀幼稚園,現在要孩童識字的話,怎要教會導師操心?!教會~當時的文化孵化箱還有它的存在意義,今天我們要保留及轉化的是什麼? 面對著瞬息萬變的網絡世界,小學生已比我們更快更準的掌握世界資訊,沒有什麼聖經故事,他們是找不到的;他們的駕馭能力已比我們的大專年代進步,例如高小生於學校已開始使用各種文書處理,word, excel, power point已是學校課程之內,六年級開始寫網頁或程式,也有電子書包班等,實體課本已可以放在一旁了!我們的高小學生隊員會跟導師分享哪個網紅YOUTUBER推薦哪裡買“鬼口水”買明星咭,哪隻遊戲如何得分、最好玩等。他們說FACEBOOK是父母才會玩的程式,很落伍!很老土!他們總是一機通行(手提電話)!說穿了,連父母都是機不離手,因為香港人出門忘了帶手機將成大災難:它是聖經、銀行、付款錢包、相機、會員咭、公事包、手錶、電話簿、計數機、心跳步伐計算器…… 下一代沒有聖經知識及資訊嗎?不是。而是缺乏信仰與現在生活結連的教導、缺乏任何領袖都須要的品格追求及培育群體相處的社交能力。今天對下一代的培育,豈能忽視新與舊的結合,不能再「我站著講,你坐著聽!」,不能輕視雙向的討論及對話及大家交流看法的平台及經驗分享。要扭轉這個現況,培育下一代是教會一項重大的任務,「不要小看他們年輕」!希望你繼續為下一代禱告守望! [1]嬰兒潮世代踏入老年香港人口老化加速2017-02-28 https://news.goHOME.com.hk [2]被稱為主日學的奠基者羅伯特·雷克斯(Robert Raikes)認為主日學的學生應該需要有清潔的手、面容和疏理過的頭髮。Thomas Walters, Robert Raikes-The Founder of Sunday Schools (London: The Epworth Press, 1930), 48, accessed Feb 14,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