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傳揚他, 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 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 神面前。我也為此勞苦, 照著他在我裏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 歌羅西書1 : 2 8 – 2 9 ) 主耶穌把「大使命」託付給所有祂的跟隨者, 命令我們要主動的「去」, 我們就不當被動的要求慕道朋友或未得之民「來」。其次, 主耶穌賜給我們「愛神愛人」的大誡命, 那麼我們愛就不只是停留在知識或理論的層面, 更不只限於教會內四堵牆, 而是須成為生活上和事奉上的實際操練。 弟兄姊妹, 你曾因失去了傳福音的機會懊悔嗎? 過去已經成為過去, 現在趁著我們仍然有生命氣息, 便需要鼓起勇氣, 抓住每一個服事的機會, 盡心為主的大使命和大誡命努力。 感謝主的供應, 教會能夠有豐富的物資去預備探訪福袋, 內有福音單張, 讓你可以藉著中秋佳節去探訪一些福音對象或關懷許久不見的家員。你已向組長報名沒有? 你仍在考慮甚麼? 讓我們一起行動, 實踐主耶穌給我們傳福音的使命, 聆聽對象, 並給他們一個世界不能給他們的好消息! 真盼望! 另外, 今年門訓的領人部份, 已超過1 7 0 人曾參與教會活動或聚會, 我們除了獻上感恩, 進一步, 就是「接待」。向新人電話跟進、邀請他們參加教會其他的聚會是需要的。保羅說我們傳揚主基督, 要用「諸般的智慧」, 把人引到神面前。傳福音是需要有各種創意和方法, 福音信息不變, 但使用的方法, 運用神給的智慧, 不斷更新改進, 並且以神的大能大力和人的盡心竭力, 彼此配合。 求主幫助我們讓祂的道大大興旺, 讓我們活出主真實的生命見證,…
Month: August 2021
重建生命.健康人生.快樂家庭 – 何景昕傳道
今日的社會, 無論是營商的或不同層面的團體, 總會有著不同口號( S l o g a n ) , 以簡短的文字, 把主題或產品的優點和特色表達出來, 滲透訊息給接觸的對象。主題式口號是可以定期更換, 用以配合不同主題或產品; 但核心標語( T a g l i n e ) 不會常換, 甚至應該盡量不變, 因為這是團體或公司的主張和理念, 來反映其背後的營運邏輯、方向及觀點等, 也是其「價值觀表達」和形象的濃縮, 更是該團體或公司之存在價值和意義作出條件式反射。 元福每年有著不同主題的口號, 但核心標語: 「重建生命. 健康人生. 快樂家庭」卻用上了超過廿年, 這正反映出元福把信仰精意與在世理想生活結合, 成為元福的使命: 我們靠著耶穌得以重建生命, 讓我們能活出健康人生, 擁有快樂家庭! 這不單單是一句標語, 更是基督徒應有的生命歷程! 多年來元福致力透過福音幫助人在耶穌愛裡成長, 扶助那些迷網、挫敗和受傷的心靈, 找著人生的意義和方向, 「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要救一切相信的」( 羅馬書 1 : 1 6 ) 作為一所社區教會。元福鼓勵信徒要實踐主的大誡命和大使命, 以福音重建生命,…
天與地的慶典 – 馮葡枝傳道
路加福音1 5 章一開始, 「許多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 要聽他講道。」( 1 5 : 1 ) , 但嚴守律法, 以守律法稱義的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 「這個人接納罪人, 又同他們吃飯。」( 1 5 : 2 ) 的確, 若一個人自義, 自以為擁有了稱義的方程式, 也能藉此判斷誰是義人,看著另一個接納罪人, 徒宗教的軛釋放人的稱義進路, 法利賽人和文士當然看耶穌與那些罪人看不過眼, 也不會為罪人的悔改歡喜, 反而視為自己所持守的對立面。 這刻的耶穌看透法利賽人和文士的心思, 講道的對象反而是他們, 所以用了迷羊和失錢的比喻去表達天父對罪人的心懷: 迷失的衪尋找, 失去的衪不斷尋回, 看每一個迷失和失去的都極為貴重, 要不惜一切的找尋。 能夠成功尋回, 人之常情當然是開心,也會慶祝, 所以兩個比喻的結局都是慶典, 為失而復得去慶祝。但原來慶祝的心不只我們, 耶穌說: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 上帝的使者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路1 5 : 1 0 ) 面對罪人悔改, 法利賽人和文士抱著竟然不是慶祝的心, 而是議論和抱怨。可能因為他們不是「失主」, 也可能他們只想自己「成功」, 這些心態, 把人之常情都抹煞了, 就連天父的心腸都容不下了,…
讀經習慣 – 古藹文傳道
教會從年頭推行門徒訓練, 實踐讀經計劃已超過半年, 傳道同工也盡心竭力推動各樣補讀班、解經班、研經班等等,務求大家投入參與這項計劃。大家讀經的進度如何? 如果能夠跟隨日程進度的, 為你感恩; 如果已經墮後一段距離, 鼓勵你還有時間可以急起直追。 當大家進行半年讀經後, 會否發覺生活規律上有所改變? 如果開始覺得一天沒有讀經而渾身不自在時, 即是初步已養成續經習慣。盼望你繼續堅持下去, 還有五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讀畢聖經一次。讀畢聖經一次當然重要, 但養成每天讀經習慣更重要。 雖然我們推動是一種速讀的形式, 讀經過程未必明白所有內容, 只是當我們每天讀經的時候, 就是上帝向我們說話,我們認識上帝的時候。相信讀經期間總有一兩句或一兩個字觸動心靈。如果是早上讀經, 帶著這一兩句說話進入生活工作中, 經驗上帝說話的提醒和同在。如果是晚上讀經的, 就讓上帝的說話作為鏡子檢視整天生活歷程, 經驗上帝光照知道改善地方。雖然是速讀, 但上帝話語是滿有能力的。 現實中信徒何時用到上帝話語? 許多是遇到問題、挫折、困難的時候, 就會翻開聖經看看上帝有何指引或出路, 因為最記得「神的話語是我腳前的燈, 是我路上的光。」, 經文記載在詩篇1 1 9 : 1 0 5 , 但之後1 0 6 節繼續說「你公義的典章, 我曾起誓遵守, 我必按著誓 言而行。」我們常掛在口邊要遵守實踐上帝的話, 又是否認真地做到呢? 盼望我們不只是遇到問題時才依靠上帝的話,而在平日生活中時刻遵行, 成為我們隨時的提醒和幫助。 一棵樹要靠樹根盡力延伸進入土壤, 探取蘊藏豐富養份的地方, 在那裡抓緊土壤吸取養份, 樹才會穩固成長。我們生命就像一棵樹, 上帝的話語是我們生命主要養份, 也需要我們盡力追求、探索進入、理解消化, 吸收才能成長。養成讀經習慣是起步, 求上帝繼續打開我們讀經胃口, 讓我們成為渴慕和實踐上帝話語的人。
饒恕是為你自己的好處 – 陳健威牧師
這世界有一種最好的「報復」, 就是「放手」。這世界有一種最有「魔力」的說話, 就是「對不起」。 馬丁布伯( M a r t i n B u b e r ) 曾引述一則猶太教一個支派的比喻: 「假設你在削蘋果, 你左手拿著蘋果, 右手拿刀, 一不小心刀子削到左手了, 手很痛, 而且流血, 你會怎樣做? 左手會不會馬上拿起刀子刺向右手以討回公道? 當然不會, 因為兩隻手都屬於同一個人, 傷害右手來報復的話, 你就是第二次傷害自己了。」這就是為何別人得罪我們, 我們不應報復的原因。在上帝眼中, 所有人都是一個整體, 特別在教會的群體,雖然衝突只涉及兩個人。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二次傷害」? 這不是指您被別人傷害了兩次的意思, 而是您故意傷害那個曾經傷害您的人, 那就是「二次傷害」, 更準確的說, 是二次害己, 因為那個人就是您自己。或許您認為這是屬靈高地或道德烏托邦, 但是為甚麼我們不要報復那個傷害我們的人? 首先, 我們會自降身價, 變得跟對方一樣; 其次, 為什麼要給對方 ( 一個不配的人) 一個權力更大地控制您。 討回公道是每個被傷害的人都想要的渴望, 我也不反對, 但是討回公道與報復只差很少的距離, 後者是聖經所禁止。被別人傷害最為可怕的地方, 是自己覺得無力抵抗, 被對方的權勢欺壓您, 這使自己陷入絕對的無力感和沮喪,…
饒恕是為你自己的好處 – 陳健威牧師
這世界有一種最好的「報復」, 就是「放手」。 這世界有一種最有「魔力」的說話, 就是「對不起」。 馬丁布伯( M a r t i n B u b e r ) 曾引述一則猶太教一個支派的比喻: 「假設你在削蘋果, 你左手拿著蘋果, 右手拿刀, 一不小心刀子削到左手了, 手很痛, 而且流血, 你會怎樣做? 左手會不會馬上拿起刀子刺向右手以討回公道? 當然不會, 因為兩隻手都屬於同一個人, 傷害右手來報復的話, 你就是第二次傷害自己了。」這就是為何別人得罪我們, 我們不應報復的原因。在上帝眼中, 所有人都是一個整體, 特別在教會的群體,雖然衝突只涉及兩個人。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二次傷害」? 這不是指您被別人傷害了兩次的意思, 而是您故意傷害那個曾經傷害您的人, 那就是「二次傷害」, 更準確的說, 是二次害己, 因為那個人就是您自己。 或許您認為這是屬靈高地或道德烏托邦, 但是為甚麼我們不要報復那個傷害我們的人? 首先, 我們會自降身價, 變得跟對方一樣; 其次, 為什麼要給對方( 一個不配的人) 一個權力更大地控制您。 討回公道是每個被傷害的人都想要的渴望, 我也不反對, 但是討回公道與報復只差很少的距離, 後者是聖經所禁止。被別人傷害最為可怕的地方, 是自己覺得無力抵抗, 被對方的權勢欺壓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