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的得勝 – 馮葡枝傳道

出埃及記17章,亞瑪力人與以色列人爭戰,摩西委派約書亞選出人出去爭戰,而摩西拿著上帝的杖和亞倫戶珥站在山上。摩西這樣的一個領袖,站得高望得遠,在一個可以綜觀全局的位置上,支援著這個戰事。就如我們作領袖的,作牧者的,站得比羊高;羊總是低著頭吃草,而作領袖的,要看得更遠,看看哪裡有草,有水,還得防備狼。 摩西在山上發現,他何時舉手,以色列人何時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領袖從經驗中知道何謂有效的帶領,如果發現到一個方法,可叫群體興起與得勝,作領袖的又會何以輕易放過這個方法呢?這個方便可以是不住禱告、訂立目標、身教榜樣、親力親為等等。但是如果只有領袖孤軍作戰,苦苦的為你我而謹守,又有何益處呢?所以傳道書4:9指「二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 所以當摩西舉起的手疲倦的時候,亞倫和戶珥就搬來石頭給摩西坐下,但舉起的手卻沒有拿來石頭托住,而是二人同心的一齊托住,直到日落的時候。可見支持你的領袖,與領袖同心同行是何等重要。事工發展不一定因硬件(石頭)而興旺,更重要是有人願意同行委身,不是三分鐘熱度,不是有空才回應,而是一同托著直到日落,即是一個階段的委身及責任。 最後我們見到以色列人大獲全勝,因為(出17:13)「約書亞用刀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連敵方的首領都拿下,兩代的信任與結合,杖和刀的合璧,造就了群體的大大得勝。正如傳道書4:12「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 今天再看看你的領袖,領袖再看看你的核心及下一代,你要如何使群體大大興旺,大大得勝?

上帝賜下小組 – 黎汝富牧師

傳道書4 : 1 0 『若一個人跌倒, 另一個人可以扶他起來。如果孤獨一個人,跌倒了沒有人扶他起來,他就倒霉了。』 人生總有起跌, 但上帝為了你能跳脫失敗,或在困境得到同伴的幫助和扶持,上帝以群體作為你的幫助。這正是神家中小組價值所在,小組關係讓我們得著支援。我們實在需要群體生活,因那人獨居不好;生命之成長需要有人與我們同行,若果跌倒了有人扶他起來;我們需要與其他人共事,學習我所需要的人際技巧;我也需要有人為我守望,了解我自己的盲點。 人生無可避免危機,在這關鍵的時刻,都不應該是單獨自己去面對,最好有人能作他隨時的支援。重病的人不應孤單地坐在醫院裏等待命懸一線的手術。懷孕出了現問題也不應孤單地去見醫生。剛遇上親人的過身也不應該孤單地面對處理喪事。甚至於夫妻破裂,離異之時也不應各自孤單的面對。還有很多類似的情況,現實上卻是經常地如此發生。 上帝的本意並不想我們孤單地面對人生的危機,上帝賜下小組是針對絕望,祂希望我們有難同當。每個人都有機會失去至親好友的,面對生命中不可逆轉的危難時,你需要的就是一個生命支援網絡,小組往往為患難而生,因為你不知道危機是甚麼時候出現。當危難臨到之時,只要有要兩、三個人明白你,扶持就會感到安慰。實在不用太多,五、六個人能及時在你生命中出現,就已經好足夠。倘若你進醫院,你不會想整個教會來探望你。其實,最好的五、六個人來探望你說:『我們為你禱告!我們會與你一起渡過的。』足夠了。 上帝告訴我們,那為你生命而設的安全網,正是小組向你有承擔、有委身的弟兄姊妹。彼前3 : 8 『總括來說, 你們要彼此同心,互相體恤,親愛像弟兄,滿有溫柔,存 心謙卑。』今天你加入的小組,你能承諾真情投入、委身、承擔嗎?如果你沒有這樣的付出,小組就只是虛殼,沒有生命!我們在基督耶穌裏,已經立下生命之約,成為基督的身體,聯成一線,共赴患難,與主對齊,同得榮耀。如此,我們的小組有盼望,裡面各人所經歷的:有個人的艱難、也有家庭的危機、有升職加薪、結婚生子…等。那七、 八個組員就是在那裏彼此分享、同哭共訴、奮鬥鼓勵、共同的祈禱、等候。上帝的計劃在林前1 2 : 2 6 『如果一個肢體受苦, 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雅5:13『你們中間有受苦的呢,他就該禱告;有喜樂的呢,他就該歌頌。』

以「思想」作一年之開始! – 劉愛琳助理傳道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1:2 一年之計在於春!教會內各小組也興起了不同的讀經活動,但願主使我們在2019年的生命如活水湧流,盡都順利!「思想」這字根為 “ h a g a h ” ,其中一個意思為: 默想、沈思、籌劃、想像, 有m e d i t a t e 的含義。 最近與外子談論正念靜觀( M i n d f u l n e s s ) 屬靈導引( s p i r i t u a l d i r e c t i o n ) 默觀( c…

與主同行2019 – 范麗琴傳道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十六9) 2 0 1 8年已盡,新的一年又開始,我有幸在除夕晚上與一班弟兄姊妹分享了我蒙召及服侍主的見證及經歷。回顧過去,我不禁讚歎上帝的眷顧及奇妙,深切體會到全能萬有的神在我生命中的工作!奧古斯丁曾說,如果一個人可以選擇死亡或是重新活一次,他寧可選擇死亡,因為他實在不敢再重新經歷他生命中那麼多勉強通過的危險和邪惡。然而真的是嗎? 一個人在回顧過去時,往往會數算他的成就或是所受過的苦楚。當那些事情發生的時候,或他在經歷那些事情時,他可能並沒有想得太多。但如今當一切事情已經成為了過去,他卻會很驚訝的說:「當時我是怎樣活過來的?我是如何渡過的?」經文說:「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十六9)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自以為的聰慧是無法解釋或指引自己的生命。相反的,奇妙的上帝,滿有智慧、憐憫和恩慈,必能並必會引導我們。唯有我們在事情過去後,再重新回顧反省,我們才能恍然大悟,即使當時候是如何心力交瘁、痛苦難支, 沒有看到上帝的手, 沒有感受到祂的同在, 然而事實卻是:上帝一直不離不棄,默默相伴,支撐著我們過渡! 即使沒有任何人或書本告訴我們有關上帝的事,當我們回顧生命一幕一幕驚心動魄的遭遇時,便能體會上帝,愛我們的主,是如何保守我們在祂的膀臂之中。當我們思想上帝是如何保守我們免受如此多的惡者、災難、危險的攻擊,我們便可以發出讚美上帝的聲音,感謝祂的恩典慈愛時常相佑,祂的作為是遠遠超過我們的觀念和認知所能理解的。願你踏入2 0 1 9 年, 充滿著那份信心、勇敢和堅持仰望上帝,看見那看不見的上帝與你同行,經歷豐盛精彩的一年!

馴服「嫉妒」的禱告 – 陳孟德傳道

嫉妒能成為巨大的情緒困擾,更會對我們的人際關係造成嚴重破壞。我們會因為兄弟姐妹得到父母的注意而嫉妒他們,也會因日常的群體交往中,不自覺的比較及產生嫉妒。嫉妒就是因別人優勝過自己而產生的忌恨心態。有時我們對事情沒有完全理解,也不是怨恨某人,但衝動的嫉妒心態卻像無法控制一樣的纏繞著我們。嫉妒的反應是一個警告,提醒我們要靠著主耶穌的愛,竭力去保持人與人之間的美好關係。 有學者指出,因自我想像而產生的嫉妒會導致嚴重的「誤解」: 1)錯誤假設:以為自己有讀心的能力,能知道對方的想法,卻是錯誤的判斷。 2)自我中心的解釋:以自己作為世界的中心去解釋一切。例如朋友取消約會,會想到對方是不想與你見面,但實際上只是他病了。 3)預測未來:錯誤估計及預測別人的未來行為。 當你發現嫉妒情緒開始出現, 並希望馴服嫉妒, 我們可以作出三個步驟的禱告: 1)深呼吸並專注留意,每一次呼吸都是向上主感恩,以及把負面情緒舒緩,可以說:「主的恩典夠我用」(林後12:9)。集中精神留意身體的反應,嫉妒會如何讓你的身體感受到?胸部有緊縮嗎?感到頭痛及壓力?每個人的身體反應都可以不同。接受這些反應,並逐一禱告放鬆,交託給主。 2)求聖靈引領我們,說:「聖靈參透萬事」( 林前2 : 1 0 ) 。認識自我的思維模式,暫停一切陷入自我中心的想像, 細心反思這些想法是否基於事實。以屬靈的眼光,看見聖靈的光照耀我們的內心思維,把一切自我中心的想像逐一去除。 3)求主耶穌的愛充滿你,賜下辨別的能力,發現嫉妒根源。面對那真正威脅你與某人關係的原因。以禱告的心重複頌讀: 「愛是恆久忍耐; 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林前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