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倚靠 – 范麗琴傳道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三5-6) 在新約福音書中,彼得曾要求主耶穌讓他可以在水面上行走。本來他信心十足的朝著耶穌的方向,行在水面上。突然他看到風勢猛烈,心裏害怕起來,便開始往下沉。於是他大叫耶穌救他。彼得感到十分驚惶、信心動搖的開始,就是在他看見大風浪,環顧四周的時候。如果彼得當時能專注在耶穌身上,他便不用慌張,也不會下沉水中了,因為耶穌是大有能力,能平靜任何的風浪。因此,學習不分散注意力,而能專心仰望耶穌是重要的。 經文說: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這裡的「專心」,就是要「一心一意」和「全心全意」的意思。基督徒就是要「全心全意」的信賴上帝,眼目完全定睛在上帝的身上。此外,人的智慧很有限,常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法清楚看到未來和遠處的事。有很多事情或意外,是非人所能預料。加上可能資料不足、先入為主、受非理性思想和情緒等影響,以致我們的判斷力,產生錯誤。所以千萬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若自以為是,自以為聰明,那麼便會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作為上帝的兒女,無論甚麼事情,上帝仍是作王,我們以上帝的旨意為依歸,祂就會指示我們走正直的路,並且給我們平安。在一切失控中,因著相信依靠恩主,至少我們沒有失控。 當然能夠信靠恩主、靜看風暴,是不容易的,實需要我們日積月累的操練,謙卑主前,將心深深地與主相連,我們才有這種定力的恩典,安靜於風暴當中,不被嚇倒。 弟兄姊妹,你是否正在生命暴風之中呢?是否失望沮喪、心存疑惑地面對著困境艱難?此刻我們更應當轉眼仰望主耶穌,來到祂的面前,去體會倚靠祂帶來的平安和穩妥,祈求祂的憐憫和幫助,因為祂必定掌管一切,時常看顧!

幸福小組 – 黎陳秀英師母

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3:9 今年神帶領和安排下,在2月底時與葡萄園家和一些領袖前往台灣接受楊錫儒牧師三天的幸福小組門訓,在受訓當中領受很大的激勵和聖靈的感動,回港後,我們開始在4月籌備和禱告主的幫助引領。 2019年元福開始了第一屆幸福小組 在本年9月元福終於開始第一屆幸福小組,每個幸福小組以4~5位基督徒組成,是為了傳福音給BEST(新朋友)。推動幸福小組之前,我們先有籌備小組的會議和集訓,為期4次,由黎牧師將從楊錫儒牧師而來的幸福小組材料,重新整理,配合香港的文化有所修訂,再教導和實習操練。 幸福小組提升我們靈性與品格成長 感謝主的幫助,我們有三個幸福小組在9月份開始啟動,但由於適逢香港發生社會運動,所以開小組時遇上很多的阻礙,例如:有些人因交通受阻不能前來,有些因情緒受香港問題困擾,有些因~~~~!當接到BEST(新朋友)不能出席所預備的小組聚會時,心情和熱心大大受到打擊,開組的信心甚至被動搖到谷底,差點兒想放棄!但當我們來到神跟前禱告(甚至禁食祈禱)聖靈再次加力和賜下信心,才能堅持的繼續下去。感謝主的恩典,我們三組幸福小組共有7個果子,一切榮耀歸主名! 幸福小組同工團隊 由於幸福小組的開組內容豐富,包括遊戲、歌曲、見證、食物、禮物等,所以多得同工彼此分工配搭事奉主,多謝沿途有你們彼此支持! 第一屆幸福小組同工名單如下 : 福長:黎汝富牧師、林夏利、陳華英 同工 : 黎師母、胡嘉麗、韓婉美、莫惠玲、莫艷嫦、李庚珍、陳敏菁、陳玉鳳、錢衛、雷美仙 物資 : 梁玉娣、陳慧芬、霍翠冰、葉佐健,還有其他嘉賓見證的弟兄姊妹協助(不能一一盡錄),但衷心感謝你們的努力付出和支持,願主報答厚恩與我們!

快樂家庭生活 – 黎汝富牧師

我們教會的口號是:重建生命、健康人生、快樂家庭! 這口號是有層次的,一層一層的健造上去的。前面的基礎打不好,後面的果效就會出問題,所以信了耶穌,生命重建開始,學習把生命的自我中心轉移到以神為中心,當人以神為中心看事物較寬濶,包容接納度較多,待人接物較寬容等等。第二層的健康人生要學習了解自己過性,在基督裏重新建立自我的形象,改善自己弱點,提升個人的優點,學習與不同的人相處,過健康的人生。這些栽培班的學習內容對於夫妻相處有重要的作用。 每一個人都想擁有快樂家庭生活,英國有調查訪問二千名父母,發現快樂家庭生活的最重要元素是一家人時常在一起,如共聚晚餐、齊看電視等。那不需要消費大量金錢而得來的快樂,也不用很費心思的安排。雖然現今社會繁忙,能抽時間與家人一起,快樂的時光就會出現共聚中。 調查選出快樂生活的三十個秘訣: 1.         享受與家人共聚的時間 2.         擁有後花園 3.         家庭及工作取得平衡 4.         一起看電視 5.         坦誠相對 6.         夫婦互相分擔家務 7.         每週日一起共聚午餐 8.         有共同興趣和嗜好 9.         每週最少兩晚相聚 10.     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11.     有一間好學校在附近 12.     養狗 13.     週末一起吃早餐 14.     晚上一起看電影 15.     定期享受小休 16.     養貓 17.     每個月至少一次出外用餐 18.     每週一次叫外賣回家吃 19.     每年有兩次為期一週的假期 20.     每月有兩天家庭日   21.     家中有備用的客房 22.     父母其中一方是兼職工作 23.     住所附近有酒吧 24.     週一至週五一起吃早餐 25.    …

中心與界限 – 古藹文傳道

有則故事,一天老師在黑板畫上一個圓圈,問在坐的學生:「你們看見什麼?」有一位喜歡英文的同學回答說:我看見一個英文「O」字。另一位喜歡數學的同學回答說:「我看見一個數目「0」字。一位喜歡中文的同學說;「我看見一個句號「。」一位喜歡化學的同學說:「我看見一個代表氧的化學元素「O」字。另外一位喜歡天文地理的同學回答說:「我看見一個代表溫度「。」的符號。 最後老師說:「這是一個中心也是一個界限」。想表達人普遍以自我為中心,活在自己的界限中,從個人的立場講主張,論觀點,談看法。 又會因應個人喜好、價值觀、成長背景、學歷、人生經驗有別,而有不同的表達。要注意的是大家所表達只是事實的部分,並不是全部,在界限以外還有無數的可能,沒有人掌握全部真理。 假如大家各執己見,讓自我中心無限放大,意圖僭越別人的界限,容易做成衝突破壞彼此之間關係,大家再沒有任何空間可以對話。但是如果大家願意放下自己,嘗試謙卑聆聽尊重別人的看法,或許大家並無任何共鳴產生,但是至少知道任何事可從不同角度理解,並非局限在個人的界限中。 教會著重群體生活的地方,縱然有弟兄姊妹與自己立場不一致,如何可以和而不同和睦共處? 首先可以反思我們在教會相聚的原因,是因為主耶穌的愛招聚我們走在一起。耶穌吩咐我們彼此相愛,然而我們是否可以因為意見不同而排斥主內肢體彼此相恨呢? 當我們恨弟兄姊妹的時候又如何可以愛主耶穌呢?所以我們要時刻緊記一切意見立場都不可以凌駕主耶穌的吩咐。願我們將自我中心轉向主耶穌,以祂為中心,以祂的教導為界限。只有順服主耶穌,我們的自我主義可以受到控制和阻止,只有在主耶穌的愛裡,才能夠尊重和兼容不同的意見,建立合一而多元的信仰群體。 在信仰中不是說不能有個人立場,只是當我們堅守某一個立場的時候,這立場不一定是最終極的真理, 我們應該讓自己的立場可以持續發展,採取開放式的態度以至可以邁向更大成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