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真心?用心?的敬拜…… – 陳孟德傳道

近幾個月因抗疫而實施網上直播, 在檢討中更明白到現場聚會及網播的分別與限制。有不少弟兄姊妹反映, 沒有現場的實體聚會, 只靠電視或手機螢幕, 詩歌敬拜就像看表演一樣, 往往未能投入, 沒有那份「感覺」。 究竟, 是什麼「感覺」? 是敬拜者感覺到專心? 是敬拜感到自己的真心? 我是感到自己盡力好用心? 《約翰福音》中主耶穌提到: 「心靈」和「誠實」的敬拜: 「. . . . . 那真正敬拜父的, 要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他, 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敬拜他。」( 約4 : 2 3 和合本2 0 1 0 ) 有信徒會引用這經節, 認為「心靈和誠實」就是敬拜者「真誠」地「從心而發」。這種態度確實也是好的, 然而,不同的宗教信仰, 甚至邪教或恐怖分子, 都能夠盡力真心地實踐信念。主觀的虔誠可導致危險的誤解與後果。查考原文「心靈和誠實」, 心靈在這裏是「聖靈」, 我們需要聖靈的帶領與光照, 才能明白主的心意。正如有學識地讀聖經, 卻沒有聖靈啟發, 我們是不能明白聖經的。 誠實就是「真理」, 真理就是我們信仰中唯一的救贖: 耶穌基督。 「心靈誠實的敬拜」是從上主而來的, 而不是自己的主觀感覺良好或情緒抒發。誠然, 「感覺」都是經驗的重要部份, 我們怎樣在現今的「限制」中投入聚會呢? 敬拜者要作好準備: ( b e p r e…

信仰由家開始!由家出發! – 劉愛琳姑娘

「父啊, 天地的主, 我感謝你, 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 向嬰孩就顯出來」( 太 1 1 : 2 5 ) 。 嬰孩代表「心靈單純的人」, 惟有像嬰孩般敞開心靈, 單純向著主, 就會得著豐富的啟發。疫情期間, 肢體多了時間在家與孩子一起, 父母也擔憂心靈單純的子女會否被不同的遊戲、功課、網上片段充斥心靈呢? 某些肢體與我談論起家庭崇拜及兒童身心靈教養的切身問題。想概括J a m e s W . F o w l e r 的信仰發展論, 加上個人信仰實踐建議, 跟大家關注一下不同兒童年齡層的靈性需要:

真面目 – 何景昕傳道

凡所行的, 都不要發怨言, 起爭論, 使你們無可指摘, 誠實無偽, 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上帝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 好像明光照耀, 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 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 也沒有徒勞。( 腓2 : 1 4 -1 6 ) 我相信全世界的人都期望疫症能盡快成為過去, 大家都可以摘下口罩, 不論愛美與否, 都可以「真面目」展示見人。這大半年, 彷彿大家都困在口罩之中,在街碰到不太熟悉的朋友, 為怕尷尬也不敢貿然打上招呼, 人與人也好像多了一份隔膜。但同時, 因著帶口罩能遮蔽面相之利而犯案的數字突然飆升, 以為隱藏了「真面目」就可以鬼不知人不覺地犯罪。 經文說到「誠實無偽」, 意即不以假面目示人, 在這世代中像明光照耀。可是, 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挑戰, 或人際間的相處等, 往往最容易展示人的面目, 我們是用「真」還是「假」面目去應對? 用上屬靈還是屬肉體的方法, 我們都可以選擇, 而這些選擇往往影響事情的結果, 甚至影響人的一生。 人在順境時, 會較容易有感恩的心態;但在逆境的時候, 真的很難即時以感恩之心應對, 通常都會反問為什麼? 怎樣解決? 或甚至埋怨。倘若我們看不到逆 境的真面目, 就會被它困住, 更看不透「它」會帶來自我發現、磨練和成長,甚至是上帝的賜福。 耶和華說: 「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 是賜平安的意念, 不是降災禍的意念, 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耶2 9 : 1…

憑著信經歷半 – 黎陳秀英師母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 「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 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 創1 2 : 1 ) 信心考驗 記起1 9 8 0 年對我來說是一個大轉變, 我要離開自小長大生活的社區— — 粉嶺,因剛剛結婚還在適應夫妻生活, 就要放下一個喜愛的社區、教會和屬識的朋友。我走出安舒區, 隨著丈夫來到非常陌生的元朗, 建立新的生活, 開荒教會。真有萬般徨恐, 唯有順服丈夫的呼召, 憑著信踏上我人生的未來! 還好的是有一群弟兄姊妹一同進行開荒工作,都有點安慰。 怎料考驗好快就來到, 在元朗住了不夠幾個月, 房子失火, 家園盡失, 信心迷惘得質問神, 為何會如此? 問題未必有答案, 但日子一定要向前看。考驗也未必會完結, 人生必經歷磨練。上帝令我在開荒教會學到許多東西。 委身使命 我在2 0 0 5 年放下幼兒教育工作, 回到元福全職工作, 開展家庭事工和童樂坊的工作。當時萬事起頭難! 所以再起了對神埋怨和對自己呼召起了質疑! 為何不繼續留在學校有較高薪酬和較長的假期, 反而要自找艱難到教會工作, 面對眾多的批評、質疑和誤解等。 蒙福人生 回望4 0 年在元福事奉的日子, 似乎為主付出一生的青春, 其實反是我人生得着很多寶貴的經歷和成長。在事奉路程中, 主總藉著很多人與事來磨練和雕琢自己的性格, 學習實踐寬容和饒恕的真理。同時每當思念主耶穌被人藐視和鞭打的時候, 這只是小小的苦楚等於激勵啊!…

天國近了 – 馮葡枝傳道

要與香港的信徒談論家國觀念, 從筆者( 7 0 後) 到千禧後的土生土長年青人,相信概念都十分模糊,因為我們從殖民地時代到回歸後這二十多年, 都不多大有很強的家國教育和意識, 我相信這是大家都認同的。所以在我的信仰的過程中, 當讀起聖經中的「天國」時, 總有一種不能代入的感受, 我想就是我那淡薄的家國觀念的結果。 但我卻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去感受一個「國」的臨近, 令我再思「天國」。最新香港有全國性的法律通過, 在社會上掀起討論, 當中也感到「國」的權勢前所未有的接近; 令家國觀念淡薄的我, 也感到一個「國」要臨近, 一個「國」的旨意要成就是如何的感受。 所以對於馬太福音6 章中的主禱文中:「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開始有新的領略, 有新的感受, 也開始明白「天國近了」, 為什麼是要悔改, 回轉我們的行為歸向上帝。 但願這次新的領略和感受, 幫助我去持守和忠於信仰, 建立耶穌基督的身體。當「天國近了」, 你該回轉的又是什麼? 留待你個人默想和網組時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