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憫貧窮 – 范麗琴傳道

路加福音4 : 「1 8 主的靈在我身上, 因為他用膏膏我, 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 差遣我宣告: 被擄的得釋放, 失明的得看見, 受壓迫的得自由, 1 9 宣告神悅納人的禧年。」2 1 耶穌對他們說: 「你們聽見的這段經文, 今天已經應驗了。」 以上一段是主耶穌引用以賽亞書6 1 章的經文在自己身上, 神的靈叫祂將福音傳給貧窮的人。神的憐憫會臨到甚麼人呢? 就是貧窮的人。神在舊約聖經表達對社會上那些貧窮人和無助者的關懷, 而在新約則具體地呈現在耶穌基督的職事上, 聖經多次記載耶穌動了慈心憐憫很多的人。 據政府2 0 2 0 年發佈的《2 0 1 9 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 2 0 1 9 年的貧窮率增加至1 5 . 8 % , 約逾1 0 9 萬人生活在貧困之中。貧窮人口較多的地區包括有觀塘、深水埗、元朗、屯門及葵青。多年來很多機構持續關注在職及長者貧窮、婦女及少數族裔發展受制、跨代貧窮等議題, 期望能關懷弱勢社群, 並給與弱勢生產者合理的待遇, 讓他們得到協助及舒緩貧窮的情況。 我們作為元朗一間社區教會, 在地上透過聖靈的工作, 將福音傳揚, 讓更多靈裡貧窮的人得著福音的好處。然而,…

心「願」誠服地奉獻 – 古藹文傳道

十月初的崇拜聽到姊妹回應天父在她心靈呼喚, 甘願將所有的積蓄全然獻上作為教會裝修之用, 心裡非常感動。崇拜後有機會與姊妹分享當時她聽到天父的呼喚, 即時的反應如何, 之後實踐的過程又有何經歷。姊妹說領受的一刻心裏平安即時答應, 到要實際行動將所有積蓄全然擺上的瞬間, 坦承心裏非常掙扎及感到肉痛「I  f e e l h u r t 」明白她的「H u r t 」是表達「奉獻到入肉的痛」。姊妹分享這痛是極短暫的, 順服地奉獻後心靈已被平安喜樂所充滿。 記得教會剛搬到現址時, 同樣經驗一次「奉獻到入肉的痛」。坦然領受天父回應我要奉獻金額的一刻已經「f e e l h u r t 」心裏非常掙扎也極為作難, 但既然上帝已回應我的禱告, 無法假裝充耳不聞, 也深知不甘心樂意的奉獻不能得天父喜悅, 於是大膽向天父祈求三個理由幫助我奉獻。天父既真實又幽默, 確實給我三個理由讓我在這次奉獻上不再掙扎, 更加心願誠服地為天父擺上。 1 . 為擁有的感恩亦要做錢財好管家 天父教我看見半杯水, 不要看空置的一半, 要專注餘下的一半為此感恩, 因一切源自天父供應。最重要教導我要作個好管家, 更有效的管理和善用餘下的錢財。 2 . 漸進式和互動的信心操練 天父教我奉獻是信心的操練, 金額由小數目開始。例如什一奉獻有一百元便奉獻十元, 一仟元奉獻一百元, 奉獻的信心是續步建立的。明白天父希望透過什一奉獻上尖下流傾福予人, 假若人不作奉獻, 難以承載天父的傾福。 3…

《五旬宗只是復興現像?請更新並普世合一宣教!》 – 陳孟德傳道

二十世紀初五旬節派( P e n t e c o s t a l ) 復興運動成功地把福音於普世廣傳, 教會群體更經驗到聖靈工作及得到驚人的人數增長。當我們思考到五旬宗( P e n t e c o s t a l i s m ) 精神的傳承, 就先要定義五旬宗。五旬宗學者A l l a n  A n d e r s o n 就從不同的起源或形式中了分析五旬宗的發展, 並以此分類及理解五旬宗之定義: 1 ) 古典五旬節派, 起源於二十世紀初在西方世界的復興運動, 可分類為a ) 聖潔五旬節派, 植根十九世紀聖潔運動, 以“…

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林後5:14上) – 劉愛琳姑娘

羊要進出羊圈, 要經過一道狹窄而兩旁高身的木板通道, 每次只能行一隻羊, 並不能平排而行, 由於木板道太狹窄, 羊又多, 羊只能向前走,不能走回頭, 也只可以向前或向上望, 這個就是“ 激勵” 的意思, 原來基督的愛是夾著我們在窄路中, 向著祂設定的目的地而走。祂鼓勵我們向前望及向上望, 羊可能暫時看不清楚, 但聽著祂的聲音, 順著道的帶領, 就會安然到要去的目的地。 感恩我們一家在元福“ 畢業” 了! 這意思是我們經歷了一個靈程的學習階段, 進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學習新事物, 是上帝引領我們的腳步, 為要開闊我們更遠大的眼光, 祂必帶領我們進到信仰的另一層次、叫我們進深認識祂的作為及行事的方式的地方! 深信上帝在每個人身上總有特別的心意, 叫屬祂的人不停下腳步, 反之聽到上主清晰的回應後, 就整理自己所學, 就跟著主腳踪行! 到今天我們清楚知道: 是時候向前走了。 付出過汗水、淚水的畢業定必令人感動! 因為這十二載讓我們真實經驗到主的同在, 感謝主! 賜下一班被祂的愛親自感召的弟兄姊妹與我們一家同行, 大家一同朝著親子家庭的異象同步! 無論是好是壞, 高低起跌或是晴天陰天, 有笑有淚! 日後定會記得大家的笑聲及親切的臉孔! 大家的代禱將繼續成為我們服侍的動力! 在此特別感謝在這段旅程中的每一位牧長, 同工, 肢體; 無論今天是否仍留在元福、已在外地的、年長的、年少的甚至每位小朋友, 都是我們事奉旅程中斑爛的色彩, 叫我們更有活力! 獻上感恩祭, 再迎應許地,弟兄姊妹, 祂的教會只有一個, 讓我們彼此守望, 同心建造祂的基督身體!

十月牧養新景象 – 陳健威牧師

由十月開始, 教會由五家兩區變為四家, 當中的安排原因已經提及, 不再此重複。一個改動的開始, 究竟有甚麼留意的地方? 首先, 我們要將領導的權力交回給聖靈。人間的組織重視人的權力領導,但是教會作為上帝的家, 重點不是人的管理, 而是團隊在聖靈裡面得到好管理, 這樣才可以發揮團隊隊工的功效, 相反, 若只看人的領導, 對教會成長會造成阻礙。 新的景象應該是怎樣? 每一團隊應該是重視事奉關係上的和諧, 和諧放在第一位的原因, 因為我們不是爭取什麼的業績, 事奉不是我們要有多少數字為目的, 正如約伯所言: 「賞賜的是耶和華, 收取的也是耶和華。」我們在教會不是要有另一番事業, 事奉應是討神的喜悅, 若真的要有成績,那麼就是團隊每一位成員學會了尊重和肯定他人的價值, 在基督愈發敬畏, 彼此造就和順服, 其他的不是重點。 其次, 要增強聖靈給我們的屬靈觸覺。相信大家參與事奉, 都想做好事奉, 但是怎樣做好這個事奉? 事奉的重點, 不少人以為是知識、能力和技巧, 當然這些沒有錯誤, 但是事奉的重心應是細察聖靈的引導, 聆聽聖靈的聲音, 清楚提醒我們是要向神負責, 聆聽聖靈要我們在那方面學習和成長, 若是事奉的重點放在察覺神的引導, 那麼事奉才能真正做到與神同工, 也清楚知道神呼召我們是做甚麼和目的。 最後, 牧者在團隊中是一個重要的位置。教牧在團隊中責任隊工( 如家長和組長) 的督導和牧養工作, 必須要得到群體的足夠屬靈保護, 唯有這樣才能有真正屬靈果效出現, 所以邀請大家為牧者禱告: 「不叫我們陷入試探; 救我們脫離那惡者。」( 太6 : 1 3 ) 「但主是信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