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點燈, 不放在斗底下, 是放在燈臺上, 就照亮一家的人。」( 太5 : 1 5 ) 元福有一個志向, 就是作燈臺, 以真光光照社區, 光照生命, 特別是在黑暗世代,這光要成為指引, 成為盼望。 要作成這個燈臺, 就是每個元福人一同發熱發亮, 在暗處放明, 在高處廣照, 便成就了教會的意義。所以元福人, 我們該如何發熱發亮成為燈臺呢? 首先, 燈要放在燈臺上, 但這是常識吧。人點燈後卻用東西蓋著光, 這是匪夷所思的, 是一種多餘, 是一種浪費。燈臺志的意義是, 既然我們是光, 也認識真光, 卻熄滅那光, 沒有趁著有光時作工和照亮,就是一種浪費, 是匪徒所思的違反常理;就讓我們檢視自己有否把光蓋著, 甚至熄滅, 浪費了我們的身份, 浪費了恩典。 然後, 把我們的光和熱聚在一起, 就在元福這個家, 每一個小組把我們緊密的連繫起來, 彼此燃燒, 更能使將殘的得著重燃; 所以元福人該以小組生活為屬靈的重要操練, 就能彼此相顧, 激發愛心, 勉勵行善! 這燈臺的火光, 便會源源不息, 只會更火熱! 最後, 讓聖靈的大能成為我們取之不竭的燃料, 常常被聖靈充滿, 成為靠聖靈而活的群體, 我們就得著能力, 使基督的身體— 教會,…
Month: June 2020
逆境父親的自我突破 – 劉愛琳姑娘
「要孝敬父母, 使你得福, 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你們作父親的, 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以弗所書6 : 3 – 5 ) 面對近年的社會衝擊, 突如其來的全球疫情, 各階層都在被迫「範式轉向」( p a r a d i g m s h i f t ) , 即一如既往的模式或慣常的思維模式再不能應付現有的狀態, 所以人就要隨之而作改變或轉向。所以不難發現人們長期處於焦慮的作戰狀態, 身體不自覺的反應及聲線語速都充份表現了人們的不安。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 更要跳出規限的思維, 帶領自己的家庭突破一切的艱難。作僱主的父親, 如何令生意安然無恙地過渡? 如何急促轉型作網上交易, 以保住一直努力耕耘的成果? 作投資的父親, 如何在百年一遇, 風大雨大的環境下避開所有金融風險,保存著資產? 作員工的父親們, 如何能保住飯碗,一家人不至於餐風飲露? 不幸因架構重整而被裁的父親, 如何面對家庭成員的實際需要及尋回失去的存在感? 筆者先向每天為口奔馳的父親們敬禮! 您們這一年真過得不輕省。 當社會上各人都面對著無比的壓力, 加上疫情期間的幾個月, 家人朝夕相對, 彷彿把退休的時空提前兌現, 不論子女父母都把壓力釋放出來! ( 筆者假設人們認為家中是最安全的情緒出口) 那麼這些日子以來, 有多少個壓力煲在家中引爆呢? 若據G…
慎防網上異端 – 范麗琴傳道
「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 顯大神蹟、大奇事, 倘若能行, 連選民也就迷惑了。」( 太2 4 : 2 4 ) 因為疫情的緣故, 許多教會都紛紛從實體轉為網上聚會。我們知道教會從來不是一所建築物, 似乎網絡世界打破了地域和時間的限制,有其優勢。可惜, 與此同時, 我們卻發現有大量異端教會正假冒正統教會名義, 開立新臉書帳號, 並大量加慕道者及信徒成為朋友, 在網上四圍拉人入教, 到處搶羊。 據調查所得, 目前網路上就有近千個隸屬東方閃電、全能神教會、新天地耶穌教會等等的異端帳號。這些異端在網絡上甚為活躍, 使用各種聊天工具, 建立或進入某些群組, 私下添加好友拉人, 還開設網站提供線上即時聊天及網絡課程, 以傳播錯謬教導。他們的網上聚會形式, 明顯是在模仿主流教會, 以圖魚目混珠。藉著披上一層正派的外衣, 使基督教信徒放下戒心, 願意跟他們在一起。 馬太福音廿四章提醒我們, 這些異端, 用的是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要使基督徒跌入網羅, 宛如披著羊皮的狼, 用盡各種手段對基督徒進行洗腦, 冒充耶穌的名, 主要的目的就是「迷惑人心」。 弟兄姊妹, 為了防範網絡的異端邪說, 我們使用網絡時要以慎重的態度, 不要輕率在網上隨便交友, 更不可胡亂瀏灠網站或傳閱不明來歷的信息。網上聚會本是疫情危機的一個權宜應變之策, 現在疫情總算緩和下來,我們劫後餘生, 重見天日, 便須重返實體教會, 珍惜肢體。區伯平牧師在《無接觸牧養》一文清晰指出: 「健康的社群生活, 是個人生命健壯的必備成長平台; 而社群的凝聚、情誼、歸屬、互建, 都離不了『面對面』的相處。」因此, 我們需在基督裡面重新出發, 實體相聚, 彼此接觸, 共同建立那種甜美和諧、合乎主命的教會生活。 資料來源:…
信仰生活的陶造 – 黎汝富牧師
昨天是新界西禱告祭壇的聚會, 與一群牧者一起溝通祈禱。其中大家的分享談到恢復實體崇拜的情況, 發現許多教友的心情和肉體都未能恢復過來。有些教友坦誠的與牧者分享, 過去多個月來, 在床上扭開電腦看直播崇拜, 今天返回教會聚會有些不習慣。 教會生活因為疫情擾亂了幾個月, 今天慢慢重回正軌。沒有實體崇拜對許多信徒的信仰生活都會造成比較懶散, 要收拾心情都要花點時間。這段沒有實體聚會的日子我們靈性如何呢? 回想在這段日子, 我們的基督徒生活是怎樣過呢? 在舊約聖經看到猶太人的生活, 就是信仰生活, 與信仰不能分割的一種生活。有一位記者嘗試學習猶太教的生活, 發現要遵守所有信仰規條是十分困難, 例如: 穿衣服要得到認証的, 保証沒有混上不潔的物料; 上館子食飯最好找到認証, 否則很容易犯上飲食的條例, 以至食到帶血的食物; 乘坐公車, 有坐位也不敢坐, 因為怕有月經的婦人坐過沾上不潔, 最好都是站著。真是十分不方便!猶太人是上帝的子民, 他們在信仰上敬虔的行為, 不能不叫我們基督徒佩服。 雖然信仰條例那麼多, 但愈來愈多出生猶太家庭的猶太人加入猶太教, 他們了解到歸依猶太信仰所要付出的代價不少。不過他們樂意遵行, 日日遵行。歸依者在猶太信仰中尋找到上帝! 熱切奉守猶太的律法, 建立起猶太式的家庭生活, 並且帶著自己的孩子上會堂及猶太學校, 為猶太人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從猶太人的信仰生活來看, 信仰是一種自我紀律, 對自我的一種控制和鞭策。靈性要好, 信仰生活要有紀律, 紀律是陶造一種宗教情操和習慣, 習慣慢慢成為人的個性。個性就是人擁有的信念、追求的價值和內涵。靈修的精緒就在於此, 如果你明白, 你就取得了靈性門路的鎖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