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沒有想過「每逢佳節倍思親」, 是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描寫作者遠行而思念親人的感受。農曆九月初九, 也稱「重九」, 也是重陽節、又稱敬老節或踏秋節。節日由來有多個說法, 有說是東漢年代有人預測九月初九當日某村將有禍患, 全村人登高、飲菊花酒避禍擋災,後來村民下山, 發現村內禽畜全都死光。自此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 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 而日本、韓國同樣都有這傳統的節日。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盂蘭三個節期也是中國傳統祭祖的四大節日, 細心一數, 其實差不多一季便有一個祭祖節期。祭祖原意是敬老崇孝, 記念先人曾經的付出, 不致忘本。只是異教把這些傳統及先人神化, 以為誠心拜祭就得保佑, 又與堪輿牽上關係, 令子孫們以為對先人風光安葬、之後常常「用心」拜祭, 就可能「風山水起」, 事事順利, 把原意完全騎劫了。 初信主的朋友很多都不太明白, 以為信主後要放棄祭祖, 的確「祭」是需要放棄,因為祖先不是神, 不用拜祭供奉。但筆者相信尊敬先人這個傳統原意是值得流傳,因為孝義在基督信仰中都是重要, 尤以尊敬父母, 是十誡所頒布其中一道命令:「當孝敬父母, 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 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出2 0 : 1 2 ) 。經文雖提及因為孝敬父母而得長壽, 但更重要的精義是父母仍在世時, 當要孝敬, 免得只能在冰冷的墓碑前來懊悔盡孝。
Month: October 2020
聚會資料
青少年崇拜:禮拜六 下午五時正 (詩歌敬拜、分享見證、勵志信息) 主日崇拜:禮拜日 上午十時至十一時三十分,每場人數滿上限後停止入座 上午十一時三十分至一時正,每場人數滿上限後停止入座 每月祈禱會:每月第一個禮拜三晚上八時正 栽培班:禮拜日上午九時十五分至十時三十分、平日晚上 長者組:禮拜二早上十時三十分至十二時正 家庭事工:童樂坊Playgroup、恩愛夫婦營、新婚小組、夫婦講座等 兒童崇拜:禮拜日上午十一時正 學理民會:男人天地,定期組聚 設有不同年齡的牧區家聚和小組,在不同時間舉行,歡迎查詢 地址:新界元朗鳳群街11-15號 萬豐大廈地下 電話:24780668 網址:www.ylgc.org.hk 電郵:office@ylgc.org.hk
見證分享 – 劉愛琳姑娘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 你們就必得著能力, 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 直到地極, 作我的見證。」( 使徒行傳1 : 8 ) 你有否嘗試跟別人分享過你的信仰? 以往我們用很多不同的工具或方式去分享信仰, 但無論是什麼理論或以三寸不爛之舌來護教等, 都不及分享你如何落實信仰、體驗及經歷信仰真實來得更具體, 更實在。當你分享主在你生命中的足跡時, 你在同時間高舉主的能力、榮耀及數算祂的恩典! 當我們害怕分享生命見證時, 可能跟自己的狀態或我們與主的關係有關。或許我們會擔心、憂慮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介意別人怎樣看過去的我, 又或者明天的我是否仍對主充滿信心呢? 但當聖靈伴隨我們時, 我們就放膽談論主在我們 的身上的作為。更重要的, 不是高舉自己的能力, 而是基督的恩典, 不是嘩眾取寵編寫神話故事, 而是不亢不卑地,如實把我們嚐過的美善主恩跟人分享。 最近有不少分享見證的機會, 中秋期間, 跟嘉麗一起探訪一位童樂坊舊生家長, 她以往不時參與我們的家長活動, 都在教會門口徘徊幾年了! 當嘉麗自然地談到她以往在婚姻中經歷巨變, 後來主怎樣改變整個家庭, 我見到那位家長目不轉睛, 很專心的耐心聆聽, 聖靈感動她決志信主了! 另一次有機會跟另一位家長分享自己的經歷, 她也不時在兒童區幫忙做家長助教,當我分享以往家庭成員拜鬼神的經歷、到家庭巨變的經歷, 到澳洲後如何經歷上帝的供應、奇妙作為時, 她也很想認識這位「宇宙能量者」是哪一位, 當我邀請她再去教會時, 她也沒有這麼抗拒。 這個侍奉很重要, 下次當你想分享見證前, 可以先安靜在主前, 也找一兩個代禱者為你的侍奉代禱。還記得廿多年前少年團友的說話, 到今天仍提醒我: 「沒有述說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作為, 是對上帝太吝嗇了! 」在你日常生活中, 如學業、家庭、婚姻、兒女、健康、姻親、友誼、工作、財富等等的事上, 上帝是從不介入?還是我們沒有留意祂的作為? 或未曾分享呢? 互勉。
獨生子 – 陳孟德傳道
上半年與大家一起初步認識三位一體中的「聖父」及「聖靈」, 讓我們在下半年一起探討「聖子」: 耶穌基督。 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身兒子, 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呢? 很多人都會聯想, 天父上帝是耶穌基督的父親, 那麼有父親就必須有母親才能有兒子。然而, 這個聯想並不恰當, 正如前文所提及上帝本身超越男女, 「上帝的獨生子」本身是一種隱喻手法, 是要表達出耶穌基督與聖父上帝的密切關係, 並不是處理上帝如何生育。「獨生子」也表明這個關係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要記得, 神學思考一直用人類有限的智慧去談論並理解無限的上帝,當我們嘗試用人世間父子關係去理解聖父聖子的關係, 必然有限制。耶穌基督與聖父上帝的密切關係並不是親情上, 而是本質上, 具體理解就是血脈相連, 並且擁有相似的特質。今天不能見到上帝又怎能認識上帝呢? 約翰福音中提到「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 只有在父懷裏獨一的兒子將他表明出來。」( 約 1 : 1 8 ) 就是要說明聖子耶穌的生命能夠完全啟示出聖父的生命,耶穌所做的一切就是聖父所作的。耶穌基督就是上帝的獨生子, 與聖父上帝具有相同的「神性」, 我們今天也是完全因着在耶穌基督的恩典裏, 才能夠成為天父上帝的兒女。 註1 : 2 0 2 0 年3 月2 9 日牧者的話: 《我信獨一上帝全能的父》、2 0 2 0 年5 月3 1 日牧者的話: 《聖靈的幫助》
疫情下的新媒體經驗 – 馮葡枝傳道
「新媒體」一詞是指傳統媒體- 電視,電台, 報章雜誌以外的新傳播媒體:利用互聯網在電腦和流動裝置如智能電話等傳播。很明顯地, 對比舊媒體, 新媒體的好處是成本較低、互動性較高、時間地點限制少, 看看多少人機不離手便知一二。 今年在疫情下, 眾教會都以新媒體直播崇拜, 讓信徒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參與聚會, 但我常常思考, 疫情下的轉型, 難道只是解決聚會所需? 還是這只是入門課, 要讓教會進入新媒體領域? 藉此分享一下今年青年牧區夢想家,利用新媒體各平台創造了什麼可能,如何在疫情下仍能連繫和營造群體。我們今年在Y o u T u b e 製作了: D S E 考生打氣直播, 母親節特備節目直播,五月生日會直播, 線上兒區升團迎新, 線上木結他初班, 暑期每週綜藝節目, 線上音樂會, 線上運動訓練, 線上電競比賽直播, 八九月生日會製作,中秋節特備節目直播。 期間我們亦用夢想家I n s t a g r a m ( I G )不斷發佈訊息及與家員互動, 令各家員感受到牧區家在不斷運作和貼近他們。 而當中最感恩的, 是我們用Z O O M 完成了未完成的實體幸福小組, 新朋友願意在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