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幫助我們建立與耶穌基督及天父的關係, 聖靈感動讓我們能認信耶穌基督是生命的主:… … 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 也沒有人能說「耶穌是主」。 ( 哥林多前書 1 2 : 3 下 和合本2 0 1 0 ) 在決志信耶穌的那一刻, 是聖靈感動我們作出決定。所以, 一個人願意立志作為基督徒, 並不能單以理論去說服他而作決定。 雖然聖靈的感動像是很感性, 但聖靈也會提醒我們記起耶穌基督的教導, 並且得到啟發: 但保惠師, 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 他要把一切的事教導你們, 並且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 ( 約翰福音 1 4 : 2 6 和合本2 0 1 0 ) 但真理的靈來的時候, 他要引導你們進入一切真理。因為他不是憑着自己說的, 而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 並且要把將要來的事向你們傳達。 ( 約翰福音 1 6 : 1 3 和合本2 0 1 0…
Month: May 2020
佳美的足跡 – 黎陳秀英師母
如經上所記: 「報福音傳喜信的人, 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 」 羅馬書 1 0 : 1 5 尋找生命的意義 回憶1 5 、6 歲青少年的時候, 我是一個「問題」少女: 每當在夜闌人靜的時候, 總喜歡望天空,看見密麻麻的星星和明亮的月亮, 就會問這個天空和宇宙有多大呢? 是誰創造的呢? 它怎樣來的呢? 星球有沒有其他人? 人從那裏來? 魔鬼哪裏來呢? 人死後是否什麼都沒有, 還是真的有靈魂呢? 還有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呢? 每次問這些問題的時候心中總是很迷惘, 為這些問題苦惱! 感謝上帝的引領, 心中不斷在思索人生的時候,就遇上一位很熱誠剛信主的姊妹, 向我傳福音和帶領我回到粉神我的母會認識主耶穌。從那時刻開始, 我認真尋朔生命更喜悅探索中認識這位創造主, 一年後我正式歸信基督, 並決心立志跟隨耶穌和一生事奉衪! 熱心傳福音這時候開始, 我熱心向家人傳福音, 雖然當時受着父母激烈的反對和逼迫, 甚至威脅拿刀去教會斬我的牧師, 但卻阻止不了我愛主、返教會和傳福音的熱心! 我家共有9 兄弟姊妹, 因着我的熱誠, 向他們傳福音, 共有七個兄弟姊妹信了耶穌。爸爸媽媽雖然固執, 也因着我禱告和耐性傳福音終於也信了主! 我的家庭不單是兄弟姊妹信了主, 還延續傳福音給姪仔姪女。我妹妹的兒子在加拿大, 於上個月被按立牧師, 他侍主的熱心比我還大, 他正在裝備兩年後到日本做宣教士! 感謝上帝, 祂奇 妙的作為, 將我傳福音的種子,…
家庭的困獸鬥? – 黎汝富牧師
因為防止疫情的擴散, 政府發出限聚令, 並呼籲巿民多留於家中。相信許多人因此與家人相聚的時間多了。結果是好還是不好呢? 在西方社會發現, 在這段防疫期間家庭暴力增加了3 0 % 。中國大陸一些幫助婦女的志願團體, 也收到婦女求助的電話急升。反映家庭暴力不論是東方人或西方人都是一樣, 在一段長時間家人被逼親密相處, 而沒有退路的生活情況下, 是很容易產生磨擦的。 人與人相處當然重要, 我們與人相處的技巧是自小從家庭中學習, 最影響到我們的技巧, 就是身邊的父母和兄弟姊妹。理應家庭成員大家的關係是最好的, 但無法想像那是假的, 原來家人相處都是困難的, 那麼容易衝突。究竟是什麼原因? 彼此相愛的道理, 家庭和睦的生活態度, 在父母身上是否已褪了色, 無法讓子女學習得到呢? 聖經的提醒我們「娶了妻的, 是為世上的事掛慮, 想怎樣叫妻子喜悅」林前7 : 3 3 , 意思是若果結婚的人, 不想取悅配偶, 那是違背聖經真理的。這個任務重要性是能與取悅上帝相比較, 「沒有娶妻的, 是為主的事掛慮, 想怎樣 叫主喜悅」林前7 : 3 2 , 「作監督的, 必須無可指責, … … 好好管理自己的家, 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 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 焉能照管 神的教會呢? 」提前3 : 4 – 5 。…
主耶穌的母親 – 陳孟德傳道
上一回跟大家探討全能的聖父, 獨一的上帝, 是歷史及宇宙的主宰, 掌握一切權柄, 我們須謙卑去認識及經驗上帝。今天是母親節, 讓我們先去了解聖子耶穌的母親, 她是怎樣參與在上帝的救贖計劃之中。 馬利亞只是平凡女子, 郤蒙恩成為聖子耶穌的孕母, 但上帝本身超越男女陰陽, 是生命的根源, 絕不可以理解為聖父的妻子。聖子耶穌的降生就是上帝成為人, 由聖靈和馬利亞取了肉身, 透過母親的懷孕並分娩到世上。 既然成為人類, 與所有的嬰孩的成長一樣, 需要父母照顧及養育。上帝兒子從馬利亞的生命中取得完全的人性生命, 經歷一般孩子成長的經歷, 平凡謙卑在人世間成長。 馬利亞的參與成了聖子降生的關鍵人物,他與約瑟還未成婚之際, 天使卻告訴他將要懷孕生子。在當時社會是一種羞恥的事情, 馬利亞卻選擇順服接受, 她回應:「我是主的使女, 願意照你的話實現在我身上。」( 路1 : 3 7 – 3 8 ) , 馬利亞「尊主為大」, 願意接受上帝交付的使命, 救贖計劃得以成就。 每年母親節中, 我們也會感謝母親養育之恩, 讚嘆母親無微不至的養育, 偉大犧牲自己所擁有的, 不計回報的付出。浸在這種感恩情懷中, 也可以幫助我們嘗試理解上帝與人類同行之情, 並提示我們需要如何回應主, 怎去選擇及參與在救贖計劃之中。 有神學家認為, 主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是人類順服上帝的代表。
好好運用電子產品 – 范麗琴傳道
「… 但無論哪一件, 我總不受它的轄制。」( 林前6 : 1 2 ) 這幾個月, 因疫情的緣故, 我們不能在教會有實體的聚會。幸好科技的發達, 一個智能電話加上網絡數據, 除去地域的阻隔, 大家便能參與崇拜和小組, 遙距見面傾談。當然要一群成年人, 學習如何操作電子科技及視像功能, 需要花一些時間和耐性, 衝破障礙, 才可熟習運用。現今很多年青人是很難想像, 為何有些成年人對電子產品那麼摸不著頭腦, 也很難理解世界沒有電腦和手機是怎樣運作的。以前的奢侈品, 現在卻變成生活的必需品。 曾經閱讀過一篇標題為〈貧民子女才玩手機,美國科技二代高價上「無科技」私校〉的文章。當我們一班年紀較長的人, 努力追上時代, 享受新科技帶來的方便時, 原來歐美有一班管理階層的科技精英一邊打造手機、平板電腦和社交網路的科技產品王國, 卻在追捧另類的教育來培育他們的子女。他們每年花約3 萬美元( 約2 4 萬港幣) 的學費, 把子女們送入「無科技」私立學校, 讓他們去學習餵雞、刷豬、縫補衣物, 把這些子女與自己父母所開發的科技產品隔絕起來。這所「無科技」學校解釋: 「在兒童做好準備( 大約中一) 之前將他們暴露於電腦技術之下, 可能會妨礙他們充分發展強壯的身體、健康的紀律和自我控制習慣, 妨礙流利的藝術表達、創造力以及靈活敏捷的思維。」 乍聽之下很難理解, 這些父母都是率先意識到電腦帶來的突破, 把程式碼的神奇和功能帶進新時代, 為何卻帶子女走另類的方向? 因為他們是最快意識到電子產品已經像「電子毒品」一樣, 透過屏幕提供的「垃圾快樂」, 令成癮的年輕人失去了自律和邏輯思辨能力, 不懂得和其他人相處、交流、求助等珍貴社交技能,奪去了他們本該探索的真實世界。 科技越來越發達, 電子產品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過份的依賴會對我們身心的健康構成威脅。但願我們能學懂節制, 靈內多結節制的果子, 在生活和學習上能懂得好好運用電子工具, 適可而止, 不被轄制。父母更應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