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 認定目標 《竭誠為主》

粵語廣播 認定目標 作者:章伯斯 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腓一20) 竭盡己心以成全主至高的旨意。[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耶穌要求我們凡事順服,若我們不肯順服,就必然會大大羞愧。保羅說:[我決志要竭盡所能,成全神至高的旨意。]要達到這個目標,是意志的問題。不是討價還價,理長論短,乃是意志的降服,是絕對的,不反悔的,對正要害的降服。但我們往往思前想后,諸多疑慮,過分自作主張,無法定意順服,而且還口稱是為了顧及別人的需要。我們揣摩測度,心想若順服了耶穌的呼召,會怎樣影響那些人;於是就告訴神說:[你知道我順服之後會有怎樣的後果?]只要持定目標,神是知道的。把所有顧慮都放下,單單來到神面前,存一個心志——[竭盡所能,完成神至高的旨意。] 為他的聖潔榮耀,不折不撓。[無論是生,是死,我全不介懷!](參21節)保羅立定心志,不讓任何事物阻攔他去成就神的旨意,是不折不扣地惟命是從。神行事的程序是我們再生命中有一個改變,因為神好好跟我們說的時候,我們多半不理睬。他於是把我們帶到一個地步,叫我們竭誠為他,那時我們就開始掙扎(原文作爭辯);然後,他造一個非忍受可以控制的局面,叫我們必須下一個決定——或順命或逆命。從這裏開始,決定性的分界線就產生了。 假若神生命的改變臨到逆,你只要絕對的,毫不反悔的順服。 祈禱◆主啊,我何等渴望藉着你能力的驅策、你恩典的撫摸,和你聖靈的感動,帶領我與你面對面。為著我的遲緩,要那麼久才對某些事情有所醒悟,我祈求你的寬恕。 365天逐章讀完一遍聖經 今日讀經:創世記1-3  

竭誠為主簡介

內容簡介 你是否每日都有靈修?你是否在靈修中與神有親密而甜美的相交?現在的信徒過分注重主觀式、默想式,甚至是隨意發揮式的靈修,這使人在靈修中嘗不到主恩的滋味,也使靈修難於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章伯斯這本經典的靈修作品堅持救贖的客觀性與真理性,提醒我們信仰的根基和經歷神的同在的意義。這些都藏在這本充滿古舊信息的靈修作品中,也显示在十字架上帶着釘痕的手上,每一天把我們帶到神的面前,使我們心靈得醫治,生命得動力。 作者簡介 《竭誠為主》作者奧斯瓦德和比迪·章伯斯 奧斯瓦德·章伯斯1874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22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1908年,奧斯瓦德·章伯斯登上開往美國的輪船。他被請求照看一位年輕的女士,她也正要去美國找工作和冒險。 格特魯德·赫伯斯(其後成為了章伯斯太太)在童年時每年都要受支氣管炎之苦。她很早就離開了學校在家幫助母親,好讓她的姐姐和哥哥繼續學業。她學會了皮特曼速記法,那時她已經有足夠年齡可以全時間工作。她可以每分鐘250個字的驚人速度進行聽寫–這超過了大多數人談話的速度!此刻在1908年,她登上了一艘開往美國的輪船,並認識了一位激起她興趣的男士。 當旅行結束時,他們雖然分開了,卻開始了給對方寫信。他們很快意識到他們對對方有着很深的感情,最後在1910年結婚了。 儘管他們都感到是上帝的旨意要他們開始一個聖經學校,但最初的時候卻看起來不像。奧斯瓦德在好幾個地方教課,而比迪(奧斯瓦德給他妻子起的昵稱)為他的講課做速記。他們意識到至少他們還可以在一起授課。 1910年12月初,在倫敦克拉彭地區的Northside,有一間大房子可供使用。事情發展很快,在很短的時間內,奧斯瓦德和比迪就搬進去,準備好歡迎第一批定居的學生。 比迪也歡迎很多宣教士和來訪者到她家裡,她的家總是歡迎那些需要休息和恢復的人。這個服侍一直延續了她一生的大部分時間。 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奧斯瓦德開始感覺上帝在呼召他繼續前行。那時他在想如何服侍他的國家。他的禱告是“主啊,我為著我所在的這個地方感謝你,但在我裏面開始有了一個疑問–這是你給我的地方嗎?緊緊抓住我以遵行你的旨意吧。這可能只不過是我心裏的不平靜;如果是這樣,請安靜我,使我得到力量,不因為懷疑你而得罪你。” 在這件事上聽到上帝的呼召,他於1915年10月離開了倫敦,成為了在埃及的軍隊的隨軍牧師。1915年12月,比迪和他們兩歲半的女兒,凱瑟琳,也跟了來。 比迪很快就開展了她的護理服侍,奧斯瓦德繼續他在軍隊的教導服侍。經過了開始的懷疑之後,士兵們很快就開始愛戴和尊敬章伯斯一家人了。 1917年,章伯斯死於切除闌尾后的併發症。他的妻子從家裡發回他在英國的家人的電報只是簡單的說:“奧斯瓦德,與祂同在了。”100人護送載着棺材的炮車,軍官們作搬運者。他們在整個葬禮把槍反轉過來,作為對這位深受人愛戴和尊重的人的一份特別緻敬。比迪在葬禮中所選的歌是“我要向山舉目”。 比迪帶着4歲大的女兒凱瑟琳回到英格蘭。她最後定居在倫敦,開始整理她的筆記的艱苦工作――這筆記記錄了在他們結婚生活期間她丈夫的演講。她開始將這些整理的筆記送給她的朋友和熟人――任何一個索要的人。這些小冊子被裝訂成書,最終奧斯瓦德·章伯斯出版社誕生了。 《竭誠為主》於1923年第一次印刷,從那以後不斷付印。成千上萬的人在定期讀這本每日靈修書時得到祝福、受到挑戰。 比迪於1966年逝世,她知道自己已經完成了上帝交付給她的服侍,。奧斯瓦德·章伯斯出版協會努力繼續這一服侍。

本週崇拜

日期:2025年7月13日 講員:何景昕牧師 講題:進擊「這巨人」Facing the Giants  或按以下連結觀看直播: https://www.youtube.com/live/S_FNuKBYV6o 經文:撒上17:45大衛對非利士人說:「你來攻擊我,是靠著刀槍和銅矛,但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就是你所辱罵、帶領以色列軍隊的神。」 引言大綱1. 聖經提及的巨人 2. 是絕對輸還是選擇贏?(核心經文:撒上17:45-51) 3. 進擊這巨人致勝之道a.上帝對大衛體能訓練b.上帝對大衛性情訓練c.上帝對大衛經驗增值d.上帝愛大衛的心態 4. 打敗你的巨人之武器 結語真正的力量全在乎神,我們對神完全依靠,彰顯神完全的大能。        

主所愛的門徒 – 何景昕傳道

今年的講道系列之約翰福音, 於七、八及十二月由不同牧者先後分享。這卷並列在新約四福音之中, 卻與其他福音書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至於作者, 早期教會一致認為是使徒約翰: 西庇太的兒子, 雅各的弟弟, 而母親是撒羅米( 也是耶穌母親的姊妹) 。因此耶穌在十架上離世前, 把自己的母親交托給約翰照顧( 約 1 9 : 2 5 – 2 7 ) 。 約翰和雅各出身小康之家, 卻因最初暴躁的性格被耶穌取名為「半尼其」( 雷之子) , 在與主耶穌一路同行, 約翰的生命起了極大的轉化。主耶穌升天後, 約翰與其他使徒一起同工, 建立教會傳揚福音( 參徒1 – 3 及8 章) , 在他年老時, 寫下約翰一至三書、約翰福音, 以及被流放在拔摩島時所寫的啟示錄。從約翰書信中, 看到很多都是強調「愛」, 與他原本的性格可謂大相徑庭。 約翰原本「雷轟」般的性格, 卻被主的愛融化, 更成為一個「講愛」的使徒, 但可曾想過, 他因看到有人奉主的名趕鬼, 卻又不肯與門徒一起跟從主, 他心裡起了不忿就阻止那人繼續作工( 路9 : 4 9 ) ; 又當他看到那些撒瑪利亞人不接待主, 他和雅各就請主耶穌讓他們好像以利亞用天上降下的火燒滅他們(…

當你走到無力 – 胡嘉麗助理傳道

教養孩童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教養孩子的路途上, 每一個家長都有生氣、挫敗、氣餒甚至無助的時候。疫情爆發這兩年多以來, 無間斷的開課、停課打亂了所有孩子和家長的生活節奏, 家長要處理孩子的額外「假期」及外出限制等問題已疲於奔命, 更擔心會耽誤孩子的學業和成長。全天候的「困獸鬥」環境, 無處發揮的精力影響了孩子的情緒, 令家庭關係日益緊張, 家長的壓力亦幾何級上升。 家長不一定只是父母親的角色, 而大多是泛指孩子的照顧者, 有的是爺爺、嫲嫲, 公公、婆婆( 家中的四大長老) 等。很多時候家長因為無力處理孩子的學業、行為等問題而有很深的自責感, 並有忽略自己身心需要的傾向, 往往徘徊在壓力「爆煲」的崩潰邊緣而不自知。因此影響了家庭的和諧, 繼而又陷入了婆媳、夫妻、親子之間的緊張關係, 孩子往往成為最終的受害者,令人痛心難過。 當你走到無力繼續下去… … 你會如何? 元福的兒童事工及家庭事工有見及此, 於今個暑假特別推出一系列全方位支援家長的增值活動, 盼望能幫助社區內每個層面的家庭需要。( 活動詳情請參閱報告事項) 希望透過互動遊戲, 幫助家長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情緒, 從身心健康、人際社交及孩子的品格及E Q 教育等向度入手, 特別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 S p e c i a l E d u c a t i o n N e e d s , S…

經.心動容 – 何景昕傳道

上一代的作家, 不管他是什麼學歷或背景, 只要他所寫的是引人入勝、繪影繪聲、把讀者帶進故事當中便是一位受歡迎的作家, 像是最近離世的倪匡。雖然在中學時期有多位中文老師都說, 他的文筆也不是值得什麼學習, 然而對於我們一眾男生來說, 倪匡筆下的故事就是課後的恩物。 對我而言, 課後若不打球就必往圖書館打書釘, 看科幻小說及英文汽車雜誌。不過, 發現太多人翻閱科幻小說, 感覺書本不大衛生, 索性買書來看了。至於看英文「車書」, 除了學習其中英文文法及生字,更領會了一些人的感想、寫作手法、甚至人生哲理, 莫怪乎書中自有黃金屋。 後來, 有機會當補習老師, 與一些青少年分享我如何學英文及當中得著是什麼。大部分都覺得看雜誌會悟出道理? 實在有點匪夷所思。我再給他們分享, 寫文章也好、學英文也好, 如果我們單純只為學而學, 那只是基本需要。但如果從「學」之中可以得額外的發現及領略, 就是所謂“ b e y o n d t h e t e x t ” ( 穿越文字本身的意思) , 這種發現不但得到滿足, 還會有種獲益良多之感覺。 或許很多人看聖經中的經文, 左看右看也只是一些文字, 但當你用心細味經文、思前想後、求主引導經文的意思, 你可能頓時發現經文能立體地呈現出來, 如題目所說( 經. 心動容) , 聖經能令我們心裡為之動容( 所感動、受改變) 。當剛剛五月份周院長所教的羅馬書完畢後,我希望透過開羅馬書延讀班, 鼓勵弟兄姊妹繼續一同從聖經中學習,訓練更多可帶動查經的領袖, 往後也會開不同的經卷,…

動在當夏 – 古藹文傳道

「動在當夏」是夢想家每年用來形容充滿能量和活潑進入夏季的時間, 因為夏季散發陽光活力和朝氣。今期牧者話希望用來激勵元福弟兄姊妹, 進入下半年一齊把握時間起動自己的小組成員, 恢復小組的動力, 擺脫過去因疫情累積已久沉靜的氛圍, 讓小組重新注滿生機和朝氣。 按教會的季節也是籌備各種接觸新朋友漁池活動的時間, 除了關注新朋友之外, 其實疫情過後實體崇拜和小組恢復到現在已有兩個多月,仍有不少舊組員未見踪影。未能返到教會背後存著不同原因, 只是有些卻是因為已經習慣透過網上崇拜或小組, 而對返教會的意欲降低。如何提升這些組員返教會的動力呢? 除了多為組員禱告求主重啟他們返教會的心外, 不防趁著夏天攪多點戶外活動, 吸引他們走出安舒的家居, 舒展筋骨驅走散漫消沉狀態。 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不停食「檸檬」邀請被拒絕, 求主強化我們的玻璃心, 賜我們堅定的意志和耐性尋回久久未返的組員。今年疫情反覆,未來幾個月不知第六波疫情會否捲土重來, 就讓我們把握現有的時間和機會, 起動小組成員計劃進行各種活動( 記緊做足防疫措施) : 去行山、海灘、B B Q 、野餐. . . 不論是為新朋友或舊組員, 向他們發出邀請, 起動身體活化心靈, 祈求聖靈甦醒人心, 帶領他們來到基督面前, 重新連結神人關係。 再提今年教會主題之一的「一生三目標」中的領人歸主, 盼望人人達 成今年領人的目標。

主的門徒 – 何景昕傳道

為期兩年的門徒訓練, 行了差不多年半, 因疫情關係, 這個門訓不能一氣呵成地運作, 但感恩參與的弟兄姊妹都不太受影響, 盡力完成目標。 第一年門訓完成了, 有些參與第二年進深門訓, 有些卻沒有。但部份沒有參與的向我反映: 雖然沒有參與第二年, 但他們仍以第一年的三目標( 讀經、奉獻、領人) , 作為一生的門訓目標。感謝主, 這些門徒真的成熟了,是主的門徒, 因為他們所作的都是以主的教導為目標, 是門徒該作的事。不過我更鼓勵他們, 作好本份之餘, 也要鼓勵身邊的弟兄姊妹一齊努力。其實門徒訓練也是基督徒的生活, 對於越來越多俗世纏擾的生活, 作好本份感覺上越來越難。簡列以下三點, 讓你對門訓三目標能持之以恆。 一、誠信( I n t e g r i t y ) 應是人人需要有的品格。「不聽從耶和華的話, 誠信已消失殆盡了。」( 節錄耶7 : 2 8 ) 。箴3 : 3 也警示我們: 「不可使慈愛和誠信離開你。」當我們越是看聖經, 越是知道神要人有誠信。讀經讓我們更了解上帝的信實, 也有助你在屬靈品格上順行軌道。 二、慷慨( G e n e r o s…

後續「非常暑假」 – 古藹文傳道

繼三月份一則同工的牧者話, 分享了當時「突如期來的暑假」, 帶給學生、家長、老師的衝擊, 學校、家庭、教會有不同的應變、生活的協調。三個月過後, 這衝擊的餘波延伸到教會年青牧區, 在暑期活動籌劃及安排要從新思考,如何在這「非常暑假」讓年青人過得輕鬆開心, 有目標和有意義。以下分享今年籌劃的挑戰, 盼望大家禱告中記念。 面對不同「暑假」的間隔: 元福的年青牧區主要由初中至大專生及少量初職年青人組成, 過去中學及大專生放假的距離大概一個半月, 七月中開始可以界定為一齊放暑假, 活動可以集中一齊推動投入參與。但今年的特殊情況將距離拉開至兩個半月, 並且突顯不同階段的需要: 應屆會考生五月中開始放假; 大專生五月底六月中放假; 中學生八月頭至中才放假。這種間隔的挑戰是, 要放下何時定為牧區放暑假的界線, 改變以整體牧區作單位來計劃活動, 而是須要按不同階段群組的需要來設計。 群體的心理狀況: 積存過去五波疫情的停頓、恢復、再停頓又恢復的循環, 心靈的疲憊、淹悶不是一時三刻可以驅散。每次學校恢復實體上堂、教會恢復實體崇拜, 生活的習慣和節奏須要重新調校, 各小組正努力呼喚組員回歸, 大概兩個月青崇約有六成出席人數, 為此感恩! 另外教會及牧區傳道牧者更換改變, 對群體都須要時間磨合適應, 耐心了解建立信任。暑期面對的挑戰是活動內容及形式的設計, 希望重質輕量而又兼顧玩樂及信仰元素, 目標是凝聚及深化小組及群體關係為主。 建立及堅固新一代領袖: 每年暑假年青牧區都會挑戰領袖或組員成為H e l p e r , 負責計劃、統籌及執行一切的暑期活動。另外會由牧者及導師提供較為密集式的門徒訓練, 給有志在信仰成長的領袖及核心成員參加, 希望透過活動的統籌及門徒訓練發掘年青人的恩賜, 培育更多有心事奉的領袖。 以上簡單介紹年青牧區今年暑假面對的挑戰, 盼望主耶穌親自帥領, 祝福我們手所做的一切蒙主悅納, 也願弟兄姊妹在禱告中記念。

領袖的深思和心思 – 何景昕傳道

這兩年的領袖按立禮, 因疫情關係先後都要延期, 到如今終可實體舉行。教會領袖, 一般是指牧養層面的帶領領袖, 主要是協助牧者作牧養工作。在彼得前書5 : 2 記載「務要牧養在你們當中神的群羊, 按著神的旨意照顧他們, 不是出於勉強, 而是出於甘心; 也不是因為貪財, 而是出於樂意。」, 而對於他們的道德及靈裡的品格有嚴格的要求( 參提前3 至5 章) 等, 還有其他要求在提多書及雅各書都有提及。 某程度上, 領袖按立禮是一個領袖承受其職務的儀式, 也是教會及會眾認同他們成為帶領領袖。那一刻的焦點難免容易落在這些牧養的領袖, 但請緊記, 每個家員/ 組員的付出也是同樣重要, 甚至不為人所知。記得很久之前, 當時小組通常在晚上舉行, 有些組員住得很遠、有些工作地點很遠, 第二天還要清早起床工作… … 有些默默傳福音或者幫助其他人等等, 作為牧養的領袖, 又有沒有欣賞組員們對小組的付出和努力? 當我們在主內深思一下, 作為領袖首先要調節自己的心態, 主托付我們作為帶領, 有沒有好好為他們與主建立更好的關係而付出? 是感恩作組員的領袖還是稍有不如意就抱怨? 每次小組的「彼此建立」有沒有好好準備而建立他們? 還是透過這個環節「展現」自己在屬靈上的知識? 各位領袖, 有否想過如何突破自己的限制? 如何帶領組員在屬靈上更進一步? 如果你認為這只是牧者的工作, 鼓勵你們好好與你的家牧一同禱告、商議及決策推動「家」中的屬靈發展。這是一個團隊合作的年代, 是需要學習配合及貢獻, 也是一個磨合的年代, 更是一個共同負擔及分享的年代, 求主幫助每位領袖先與主的關係進深, 這樣才容易敏感主的心意, 作好牧養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