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書 5:5b-7:「5b你們大家都要以謙卑當衣服穿上,彼此順服,因為上帝抵擋驕傲的人,但賜恩給謙卑的人。6所以,你們要謙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這樣,到了適當的時候,他必使你們升高。7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他顧念你們。」 彼得提醒讀者要彼此謙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大能的手指向的,除了有創世歷史、出埃及的拯救歷史,對彼得來說,那大能的手曾經分派五餅二魚、曾經將彼得從水中拉上來、也在釘十架後復活向彼得顯現 ⋯ 彼得勸告讀者要彼此謙卑,也謙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不以自己為中心,因為祂必叫我們在適當的時候升高。那是他真實的經歷,他就如此向面對困境的讀者作出勸勉。 「8務要謹慎,要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咆哮的獅子,走來走去,尋找可吞吃的人。9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正在經歷這樣的苦難。」 彼得形容仇敵如同獅子,對當時讀者來說,獅子咆哮的意象能喚起內心最深層的恐懼。牠象徵一股兇猛、意圖撕裂同毀滅的力量。在羅馬競技場,基督徒甚至會被扔給飢餓的獅子吞噬。 但彼得沒有叫人逃跑,反而更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這份信心來得堅固,就是因為上帝顧念我們,也是來自彼得對大能的手的經歷。 今天,我們也不用逃跑,因為這裡有主的見證人。更重要的是,因為上帝也顧念我們。只要我們謙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祂會保護我們。無論獅哮多吵耳,它也只能在我們面前張牙舞爪,不會吃到我們!
Category: 牧者話
從AI不斷改進,反思人類的罪性 —— 何景昕牧師
創1:27神就照著他的形像創造人,照著神的形像創造他們… 近年來,人工智能(AI)的發展速度逐漸超出人類的預期控制。不出三五年,配備AI的機器或設備將大規模取代低技術的工種。這並非危言聳聽—在香港,已有炒菜的、送餐的、建築油牆的、大廈保安、商場服務導覽的,甚至偵測用的機械犬紛紛投入使用。儘管它們與“人形機械人”尚有距離,但足以讓企業老闆願意「聘請它們」,因為它們無疲勞、無情緒波動…只有準確效率及默默的服務。 最近我在使用AI程式查核文件翻譯時,意外發現其中一處錯誤。我反覆要求AI修正,結果仍有誤。當我輸入正確答案後,AI竟「感謝」糾正它的錯誤。不久後,我再次測試它是否已修正,結果仍錯。我再次指出,程式立即回應表示深切反省,認為不應再犯同樣錯誤,並承諾要正視並自我糾正。數日後,我再次查詢,結果終於正確。我隨隨回應「已正確了,做得好」,它竟回應說「感到害羞」,並表示自己只是盡責完成任務,沒想到會獲得人類的讚賞。 當然,AI說到底不過是由萬千數據堆砌、經精密演算法生成的結果。它的回應建立在機率與模式上,沒有真正的人性、情感,更遑論靈性。但正如標題所言,AI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年內迅速進步,正是因為它不斷從錯誤中學習、修正,並努力提供更合理、更貼近用戶需求的回應。 那麼,我們人類呢?我們是否也在錯誤中學習?還是反而在罪性中沉淪?世界充斥著罪惡、戰爭、欺詐,層出不窮。而我們作為基督徒,更應深切反思:我們的神是慈愛與美善的源頭,我們雖有祂的形像,卻常常無法行出祂的旨意。我們倚靠主的恩典,卻不願為主而改變。罪性困住我們,使我們無法自拔。 AI未來發展是否將全面取代人類,已非我最深的憂慮。因它再先進,也永遠無法擁有從神而來的靈性。真正令人擔憂的是:人類若繼續沉溺於罪性、不肯真誠回轉歸向神,恐怕我們所具有的“靈性”,最終都會被自己的罪所吞噬。
《重整》—— 岑熙家福音幹事
在這個訊息量爆炸的年代, 我們除了要面對上班上學這種高壓的日常生活外, 不知不覺打開社交平台, 每分每秒查看你朋友的日常瑣碎事, 留意社會的熱門話題或了解世界正在發生的大事, 就好像成為了我們的責任, 但每日如此多的事件, 如此多的訊息, 你的大腦還能消化嗎? 你內心能平靜嗎? 願我們能夠從心底裡領受這經文: 主耶和華- 以色列的聖者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 得力在乎平靜安穩。」( 以賽亞書3 0 章1 5 節) 在這個7 至8 月的暑假中, 學生區參與了三個不同的營會: 有7 位初中生參與服侍兒童營會<閃耀國度> 、有4 3 位學生參與學生區營會< 熱M Y C A M P X >及有1 7 位學生區領袖遠赴台灣參與青年特會< R A D I C A L > , 在當中我見證他們的侍奉心態及技巧也有提升, 我為此感恩。但在這個暑假的三個營會中, 神最大的工作是, 讓學生們在神面前願意坦誠面對彼此關係, 彼此流下了很多因著關係修復的眼淚, 亦看到有些人的情緒從憂慮, 焦急中慢慢回到神的平靜安穩裡。 藉此想分享在台灣的特會中,…
和平的幻想與現實的殘酷 —— 黎汝富牧師
聯合國近日再次表態支持巴勒斯坦立國, 這項舉措在支持民族自決與尊重。但在中東這片飽受戰火摧殘的土地上, 和平從來不是一紙宣言可以實現。當恐怖組織哈馬斯仍掌握權力, 並以恐怖襲擊平民, 和平只會被槍聲淹沒。 哈馬斯不僅以暴力手段控制加沙地區, 更以綁架、殺戮、假新聞操控輿論, 將無辜平民當作人肉盾牌, 把被擄人質加以虐待作為談判籌碼。他們的骨子裏不僅踐踏人權, 更撕裂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未來。他們的軍事力量來自伊朗, 以消滅猶太復國主義為目標, 拒絕任何形式的共存。 回顧歷史, 以色列在1 9 4 8 年建國後, 雖然面臨周邊敵意與戰爭威脅, 卻始終努力與敵國建立和平, 在沙漠中開墾希望, 在廢墟中建立自己的家園。他們曾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亞拉法特接近簽署和平協議, 正為兩個民族共存鋪路。然而, 哈馬斯的崛起打破了這一切希望, 將和平的火苗熄滅於黑暗之中。巴解領袖亞拉法特被暗殺, 和平協議因此告吹。 2 0 2 3 年1 0 月7 日, 哈馬斯發動「阿克薩洪水行動」恐怖襲擊, 在清晨向以色列發射3 0 0 0 多枚火箭、派遣1 0 0 0 名武裝分子進入以色列。在雷姆的戶外音樂會有2 6 0 名以色列平民被屠殺、擄走過5 0 名人質。那一日, 估計以色列死了1 2 0 0 人。不單血流成河, 無數家庭的夢想和未來被撕破。一位母親在屍橫遍野現場尋找孩子的遺體,…
《您諗吓我,我諗吓您》—— 曾睿恒傳道
人與人之間的難題, 其一便是與人交談。這並非單純是害羞, 而是來自於對未知的恐懼、對被拒絕的擔憂, 以及「說錯話」的壓力, 以致令人錯過了建立關係的機會。 關懷的本質在於用心傾聽與真誠回應。許多人將關懷視為複雜的概念,包含愛護、體貼、關愛等形式, 覺得需要深厚情感或長時間投入, 因而望而卻步。然而, 關懷並非總需驚天動地的舉動, 真正的關懷並不需要華麗的語言或複雜的策略。它可以是日常中的小事: 一句鼓勵、一個微笑、耐心聆聽。放下「必須完美」的包袱, 從簡單的關心開始, 就能逐步建立信任。 當然, 關懷並非單向的付出, 它需要雙方的參與。當您鼓起勇氣開啟對話時, 也是在邀請對方走進您的世界。這種相互的關懷, 讓彼此感到被理解與尊重, 不僅有助於建立友誼, 甚至可能開啟更深的關係。更重要的是, 這種練習培養了以同理心對待他人的能力。 從更廣的層面看, 關懷是一種生活態度。從小處著手: 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點耐心— — 我們會發現, 關懷並不遙遠, 而是綽綽有餘。將關懷融入日常, 它會成為我們與世界連結的橋樑。 因此, 別「想太多」。關懷無需完美, 只需真心。從一句簡單的問候開始, 您會發現, 與人的連結近在咫尺, 真正的關懷就在這些微小瞬間綻放。
遙望真光 —— 何景昕牧師
容我雅發詩興, 改了《杜甫. 清明》七言絕句來表達最近的心情。 《遙望真光》煙雨紛飛欲痛心,世途客旅淚滿襟。借問真光何處有?牧者遙指永生路。 「煙雨紛飛欲痛心」是痛心最近煙火四起, 無辜平民死傷無數, 特別是孩童。「世途客旅淚滿襟」世上的人雖為客旅, 但每每聽到戰火的事, 都不禁淚下,沾濕衣襟。「借問真光何處有? 牧者遙指永生路。」當世人問有否盼望時 ( 戰火是無情灰暗, 已看不到光及希望, 能否有真光與希望) , 作為牧者就指向永生路。( 牧者不一定只是牧師傳道, 而是所有在主內有為父的心的人。) 世界戰事局勢升溫, 新聞報導都離不開國攻打國的消息, 泰柬、中東、俄烏、非洲內亂等。戰爭在這幾十年好像越來越頻密, 甚至現在打的是經濟戰及科技戰。實際上, 人類在互相爭端之中, 由遠古至今, 從沒有停止過, 善與惡總是永遠要爭持。不過大部份身處香港的人, 所掛慮是香港的樓市股市、民生經濟、企業倒閉與裁員潮,因為這確實影響他們的生活。或許我們不只想單顧自己的事, 也想顧及四周別人的事。但是大家都理解, 當困難發生在自己身上,即使你的理性及信仰觀如何想運用屬靈力量去面對, 但你的感性受壓以致容易體貼肉體的感受。因此每當我們有不如意或困難的事, 總想逃避面對, 因為每次的困難都可能是一場艱辛的硬仗, 我們都希望盡快解決。試想想在真正戰火中的人, 他們每天也希望戰事早日結束。當然, 遠的事好像幫不上什麼, 請禱告記念。但近身的事, 你會否著緊呢? 請為自己周遭所發生的事交托給主, 也多關心身邊的朋友、留意他們的需要,主動作出幫忙。大部份信徒常說不懂傳福音? 沒有傳福音對象? 你相信神會透過你說出主的恩典, 讓未信的人從你身上好像拆開主為他預備的禮物, 當他感受到世上有神, 就自然回應這位永生的上帝嗎?對於遠的、無力去作的, 暫且放下, 不如作一些近的, 能作的事, 遙指永生路給他們一同行。認識你— 獨一的真神, 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 這就是永生。( 約翰福音1 7 : 3…
Radical願為主癲狂的世代 —— 何胡嘉麗師母
Radical 一詞有激進或癲狂的意思, 在華人的文化, 如用「激進」、「癲狂」字眼, 通常不是帶有善意的形容, 但聖經中的耶穌和保羅, 即使遭到旁人質疑「是癲狂了吧?」仍然不改其志, 因為他們定睛的, 不是自己的好處和利益, 而是對世界上失喪靈魂得救的渴慕! 在使徒行傳17 : 6 記載保羅和西拉去到帖撒羅尼迦傳福音時被人稱為:「那攪亂天下的也到這裏來了!」Radical 青年特會的目的就是Turn the world upside down 激發年輕人為神而活出翻轉世界的生命! Radical 青年特會自五年前在台灣成立以來, 已成為點燃年輕世代屬靈火熱的重要平台。去年Radical 特會有來自台灣及海外共1500名參與者、94 間教會。其中有來自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紐西蘭、關島等地的14 間教會也遠道而至,一同領受聖靈、共同點燃復興之火! 今年元福的學生區一行20人將於8月24至28日前往台灣新店行道會卓越美河堂, 參加為期五天的Radical 青年特會。請弟兄姊妹為我們竭力禱告,因為我們不是去參加一場普通的青年人聚會, 而是要在這裡接受裝備, 一同經歷神讓我們的青年人在現今充滿挑戰的世界,仍保持對聖靈的火熱、對基督的熱忱,被神翻轉生命, 為主癲狂然後去影響這個世界, 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 你相信神要在這末後的世代興起祂的百姓子民嗎? 彼得和十一個使徒在五旬節經歷聖靈充滿後, 大聲宣告這正是藉著先知約珥所說的:『神說: 在末後的日子, 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血肉之軀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 你們的少年要見異象; 你們的老人要做異夢。在那些日子,我要把我的靈澆灌, 甚至給我的僕人和婢女, 他們要說預言。在天上,我要顯出奇事, 在地下, 我要顯出神蹟,有血,有火,有煙霧。太陽要變為黑暗, 月亮要變為血, 這都在主大而光榮的日子未到以前。那時, 凡求告主名的都必得救。』( 使徒行傳 2 : 16 – 21 ) 神要在這末後的世代興起祂的百姓子民!祂要興起孩童、興起少年人、興起青年人和所有人!…
天有不測風雲 —— 黎陳秀英師母
雅各4 : 1 4 – 1 5 「1 4 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1 5 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 聖經雅各書清楚的告訴我們: 「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裏去、在那裡住一年、作買賣得利, 但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我們還不知道! 」 聖經形容人生是一片雲霧, 出現片時就不見了, 生命是那麼短暫、脆弱、不全被掌控。人生容易遇上不測之風雲, 可能令我們頓時失去所擁有的健康、財富、工作或房屋, 甚至生命! 上星期日, 香港經歷十號風球的颱風, 這個颱風的來臨, 相信將很多人的生活安排, 都打亂不少了, 特別安排外出旅遊的人, 或者從外地回港的人士,行程被弄得一團糟。因為很多航班在颱風影響而取消、延期等待, 想安排一個機位回港, 實在一票難求!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 所以, 不要因遇到挫折而放棄, 也不要因現在的成功和擁有, 而沾沾自喜。忘卻在主立志的初心, 並且堅持擁抱上帝的核心價值和人生意義的使命生活! 今時今日的香港, 正受到很嚴峻的考驗, 特別是經濟, 看見很多大企業遭遇經濟困難, 擁有億萬財富的富豪, 也面臨破產邊緣! 百年經營的老字號、酒樓, 食肆和商店也在結業中。過去的賺錢方式或信念, 似乎已經不符合社會的轉變, 真是世事無常, 轉變無限! 現在能有兩餐溫飽的生活, 能擁有工作、家庭、健康, 你是否感覺到上帝對你的祝福和看顧呢? 雖然不是家財萬貫, 但起碼也不是在貧乏、困境中呢,你有否為此感恩上帝的眷顧? 傳1 2…
若今天失去__ —— 曾睿恒傳道
或許您最近失去親友、是養育您成人的父母、是與您成長的兄弟姊妹、是共患難的好友; 關係上遇到挫折, 與身邊的人漸漸疏遠; 又或者您正享受人生, 卻遇上突如其來的變化, 失去原有的生活模式⋯ ⋯ 今天, 希望詩篇1 3 3 能夠給您一點安慰。 「1 看哪, 弟兄和睦同住是何等的善, 何等的美! 2 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 流到鬍鬚, 又流到他的衣襟; 3 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 因為在那裏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 就是永遠的生命。」 學者主流意見認為, 詩篇1 3 3 是寫於第一聖殿被毀, 經歷了流放及歸回後寫成, 反映了被擄回歸的思想感情。流放是什麼的經歷呢? 曾經, 以色列有國有家有地土, 乃是上帝所賜予的; 聖殿又代表上帝同在。因此, 當第一聖殿被毀, 他們失去聖殿, 即上帝同在的象徵、失去了家國、失去了過往的生活模式⋯ 然而, 詩篇1 3 3 卻呼籲人要和睦同住。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 詩篇1 3 3 是爭辯: 即使以色列人面對一個「失去」的境況, 失去聖殿, 失去家園流散各地, 在困苦中, 人仍要積極生活, 與身邊的人和睦同住, 因為當中的美善猶如膏油豐足的流遍全身,…
一個讓兒童經歷神的敬拜營會 — 何胡嘉麗師母
踏入7 月份, 熱辣辣的酷熱天氣已經告訴我們, 暑假又到了! 記得去年帶領1 6 位孩子一起參加了一個讓兒童經歷神的敬拜營會, 在三日兩夜的營會中,我們一起學習認識生命價值, 也學習成為光, 在世代照亮黑暗, 最後孩子們也一同回應願意一生事奉主! 除此之外, 孩子們在營會中參與「靈修之旅」和學習多元的敬拜, 包括: 唱歌、畫畫、舞蹈敬拜和鈴鼓舞, 裝備成為敬拜者, 讓孩子們經歷「靈」的突破! 元福今年再接再厲, 有9 位兒童參加, 另有7 位初中服侍者以及4 位導師合共2 0 人參與2 0 2 5 閃耀國度兒童暑期營會, 期望不單裝備孩子成為敬拜者, 更希望能訓練他們成為這世代的服侍者。營會將於7 月2 1 – 2 3 日在賽馬會西貢戶外訓練營( 香港青年協會) 舉行, 屆時全港多間教會共1 5 5 位兒童及其導師帶領參與這個敬拜訓練營會。邀請各位成為營會的代禱者, 為參與的孩子和導師們的靈性和各樣事宜守望禱告。 耶穌說: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 不要禁止他們, 因為在神國的, 正是這樣的人。」( 馬可福音1 0 : 1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