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禱告追求教會復興 —— 黎汝富牧師

哈3:2「耶和華阿、我聽見你的名聲〔或作言語〕就懼怕。耶和華阿、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 當我仍是年輕時,牧師就常常提醒我們:「多禱告多有力量、少禱告少有力量,不禱告根本就沒有力量。」那時,我沒有體會,也總是不會實行禱告生活。因我覺得禱告是牧師傳道的生活需要,他們傳道見證福音大能。但我是做聯絡、接待等工作;雖然禱告是有一定的意義,但是沒那麼著緊。你今天是否也像過往的我呢?禱告是教會復興其中的一個表徵。在信仰生活中充滿活力的人,必然是常常禱告的基督徒,依靠禱告的人面對艱難不會恐懼,更具備信心。 哈巴谷先知的禱告(3:2)說:「我聽見你的言語就懼怕。」因為上帝的話必然成就,神的審判將要臨到。先知祈求神「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然而「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審判時留有一手,不要滅絕以色列民!這番話顯明了復興的重要性,也表達審判的無情!何解呢? 復興當然是指信仰、靈性的興旺,上帝的子民信靠上主、歸回真道、過敬虔生活、遠離罪惡和不義!在這種復興狀態的子民,上帝自然不用審判他們。 審判是針對罪惡而來,當審判臨到就是要除掉以色列民中犯罪、叛逆真道、不虔不義的人、不歸向上帝的人!審判盡行殺戮,毫不留情!因此,先知禱告求復興,期望復興令更多的子民歸向神!可以逃避上帝發怒的審判!這正是先知說:「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復興你的作為就是其中的意義! 我說末世將要來,更比過去的任何時間都要緊逼!若我們知道風暴來臨,我們都曉得買定食物、把容易被風吹倒的東西放好或綁紮好!做足防風措施。 若末世的審判將臨,我們也要作出最好的準備:˙ 悔改與潔淨心靈 :耶穌在馬太福音24章提醒門徒要警醒,隨時準備迎接祂的再來。這意味著我們不懶惰,火熱追求、常常禱告、敬拜生活。˙ 堅守信仰 :在這世俗社會,小心隨波逐流!在末世混亂與迷惑中,堅定地持守基督真道,行公義、好憐憫,學習愛神愛人、成為主的見証人。不被異端或世俗價值入侵(參見帖撒羅尼迦後書2章)。˙ 活出聖潔生活 :彼得前書1:16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求神光照、潔淨我們的行為,我們的生活要反映出神的形象和品格。 末世將臨的審判,是試驗基督徒的信仰工程,(林前3:10-15節)講到這試驗:有些人會用草木建造房子在沙土上,風雨來房子就倒了。有人用足夠材料–金銀寶石,房子建得堅固。林前3:13「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他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預言提醒我們,試驗如火一樣,如同煉銅、煉金那樣的嚴厲!希望各人不要掉以輕心,要好好追求個人靈性的復興!迎見主來!

信仰的真實 —— 曾睿恒傳道

今天的講道論到,主耶穌用一個生動的比喻,描繪天國的奧秘:天國好像人把好的種子撒在田裡,仇敵趁夜撒下稗子,兩者一起長大,直到收割時才分別。稗子長得像麥子,初看難辨善惡,但它們在同一塊田地裡共存,糾纏生長。 這不是一個完美的烏托邦,而是充滿張力的現實圖景。主解釋道,田地是世界,好的種子是天國之子,稗子是惡者之子;收割時,天使會分別,稗子丟在火爐裡,義人則如太陽發光。 論到教會,教會大門是敞開的,任何人都能進來—無論背景、過去、軟弱或掙扎。教會不是菁英俱樂部,而是恩典的田地,每一位信徒都是同等的種子,無分高低貴賤。在基督裡,我們都是平等的肢體,彼此相愛,互相承擔。 然而,這開放的恩典,也帶來深刻的挑戰,要求我們經歷信仰的真實,而不是表面的舒適。想像一下:田裡的麥子與稗子並肩生長,麥子無法輕易拔除稗子,否則連自己也連根拔起。教會中,我們的回應不是逃避,而是扎根成長。主耶穌沒有呼召我們在完美環境中茁壯,而是要在同一空間、同一群體中,謙卑學習忍耐。 多少時候,我們追求安逸的環境?當教會有衝突、當牧者教導挑戰我們的舒適圈、當弟兄姊妹的軟弱影響我們,我們就心生不滿,隨意在不同教會群體間遊走,像尋找「更好」的田地。弟兄姊妹,這是在逃避十字架的實際,忽略了神的主權。稗子比喻提醒我們:神允許善惡同在,不是為了混亂,而是為了試煉與成全。在這張力中,我們學習饒恕,如主饒恕我們;學習服事,如基督為僕人;學習忍耐,如使徒保羅在監牢中見證。唯有在同一群體中,我們才能真正經歷聖靈的同在,彼此建造,共同結出聖靈的果子。 讓我們反省:我們是否在這田地中謙卑扎根?當困難來臨,不是抱怨或轉移陣地,而是轉向主,求祂澆灌我們的心田,用這些經歷雕琢我們,使我們成為發光的義人。教會的開放,不是藉口隨意,而是邀請我們在真實中成長。讓我們彼此鼓勵,堅守這一塊田地,直到主來。 願我們在這田中,成為堅韌的麥子,榮耀主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