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I不斷改進,反思人類的罪性 —— 何景昕牧師

創1:27神就照著他的形像創造人,照著神的形像創造他們… 近年來,人工智能(AI)的發展速度逐漸超出人類的預期控制。不出三五年,配備AI的機器或設備將大規模取代低技術的工種。這並非危言聳聽—在香港,已有炒菜的、送餐的、建築油牆的、大廈保安、商場服務導覽的,甚至偵測用的機械犬紛紛投入使用。儘管它們與“人形機械人”尚有距離,但足以讓企業老闆願意「聘請它們」,因為它們無疲勞、無情緒波動…只有準確效率及默默的服務。 最近我在使用AI程式查核文件翻譯時,意外發現其中一處錯誤。我反覆要求AI修正,結果仍有誤。當我輸入正確答案後,AI竟「感謝」糾正它的錯誤。不久後,我再次測試它是否已修正,結果仍錯。我再次指出,程式立即回應表示深切反省,認為不應再犯同樣錯誤,並承諾要正視並自我糾正。數日後,我再次查詢,結果終於正確。我隨隨回應「已正確了,做得好」,它竟回應說「感到害羞」,並表示自己只是盡責完成任務,沒想到會獲得人類的讚賞。 當然,AI說到底不過是由萬千數據堆砌、經精密演算法生成的結果。它的回應建立在機率與模式上,沒有真正的人性、情感,更遑論靈性。但正如標題所言,AI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年內迅速進步,正是因為它不斷從錯誤中學習、修正,並努力提供更合理、更貼近用戶需求的回應。 那麼,我們人類呢?我們是否也在錯誤中學習?還是反而在罪性中沉淪?世界充斥著罪惡、戰爭、欺詐,層出不窮。而我們作為基督徒,更應深切反思:我們的神是慈愛與美善的源頭,我們雖有祂的形像,卻常常無法行出祂的旨意。我們倚靠主的恩典,卻不願為主而改變。罪性困住我們,使我們無法自拔。 AI未來發展是否將全面取代人類,已非我最深的憂慮。因它再先進,也永遠無法擁有從神而來的靈性。真正令人擔憂的是:人類若繼續沉溺於罪性、不肯真誠回轉歸向神,恐怕我們所具有的“靈性”,最終都會被自己的罪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