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真實 —— 曾睿恒傳道

今天的講道論到,主耶穌用一個生動的比喻,描繪天國的奧秘:天國好像人把好的種子撒在田裡,仇敵趁夜撒下稗子,兩者一起長大,直到收割時才分別。稗子長得像麥子,初看難辨善惡,但它們在同一塊田地裡共存,糾纏生長。


這不是一個完美的烏托邦,而是充滿張力的現實圖景。主解釋道,田地是世界,好的種子是天國之子,稗子是惡者之子;收割時,天使會分別,稗子丟在火爐裡,義人則如太陽發光。


論到教會,教會大門是敞開的,任何人都能進來—無論背景、過去、軟弱或掙扎。教會不是菁英俱樂部,而是恩典的田地,每一位信徒都是同等的種子,無分高低貴賤。在基督裡,我們都是平等的肢體,彼此相愛,互相承擔。


然而,這開放的恩典,也帶來深刻的挑戰,要求我們經歷信仰的真實,而不是表面的舒適。想像一下:田裡的麥子與稗子並肩生長,麥子無法輕易拔除稗子,否則連自己也連根拔起。教會中,我們的回應不是逃避,而是扎根成長。主耶穌沒有呼召我們在完美環境中茁壯,而是要在同一空間、同一群體中,謙卑學習忍耐。


多少時候,我們追求安逸的環境?當教會有衝突、當牧者教導挑戰我們的舒適圈、當弟兄姊妹的軟弱影響我們,我們就心生不滿,隨意在不同教會群體間遊走,像尋找「更好」的田地。弟兄姊妹,這是在逃避十字架的實際,忽略了神的主權。稗子比喻提醒我們:神允許善惡同在,不是為了混亂,而是為了試煉與成全。在這張力中,我們學習饒恕,如主饒恕我們;學習服事,如基督為僕人;學習忍耐,如使徒保羅在監牢中見證。唯有在同一群體中,我們才能真正經歷聖靈的同在,彼此建造,共同結出聖靈的果子。


讓我們反省:我們是否在這田地中謙卑扎根?當困難來臨,不是抱怨或轉移陣地,而是轉向主,求祂澆灌我們的心田,用這些經歷雕琢我們,使我們成為發光的義人。教會的開放,不是藉口隨意,而是邀請我們在真實中成長。讓我們彼此鼓勵,堅守這一塊田地,直到主來。


願我們在這田中,成為堅韌的麥子,榮耀主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