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幻想與現實的殘酷 —— 黎汝富牧師

聯合國近日再次表態支持巴勒斯坦立國, 這項舉措在支持民族自決與尊重。但在中東這片飽受戰火摧殘的土地上, 和平從來不是一紙宣言可以實現。當恐怖組織哈馬斯仍掌握權力, 並以恐怖襲擊平民, 和平只會被槍聲淹沒。


哈馬斯不僅以暴力手段控制加沙地區, 更以綁架、殺戮、假新聞操控輿論, 將無辜平民當作人肉盾牌, 把被擄人質加以虐待作為談判籌碼。他們的骨子裏不僅踐踏人權, 更撕裂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未來。他們的軍事力量來自伊朗, 以消滅猶太復國主義為目標, 拒絕任何形式的共存。


回顧歷史, 以色列在1 9 4 8 年建國後, 雖然面臨周邊敵意與戰爭威脅, 卻始終努力與敵國建立和平, 在沙漠中開墾希望, 在廢墟中建立自己的家園。他們曾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亞拉法特接近簽署和平協議, 正為兩個民族共存鋪路。然而, 哈馬斯的崛起打破了這一切希望, 將和平的火苗熄滅於黑暗之中。巴解領袖亞拉法特被暗殺, 和平協議因此告吹。


2 0 2 3 年1 0 月7 日, 哈馬斯發動「阿克薩洪水行動」恐怖襲擊, 在清晨向以色列發射3 0 0 0 多枚火箭、派遣1 0 0 0 名武裝分子進入以色列。在雷姆的戶外音樂會有2 6 0 名以色列平民被屠殺、擄走過5 0 名人質。那一日, 估計以色列死了1 2 0 0 人。不單血流成河, 無數家庭的夢想和未來被撕破。一位母親在屍橫遍野現場尋找孩子的遺體, 一位父親在醫院外痛哭失聲! 這些畫面, 是任何有良知的人都無法忽視的悲劇。


以色列人不是不渴望和平, 他們比任何人更懂得和平的珍貴, 因為他們的孩子每天都在空襲警報中醒來。他們不是不願妥協, 而是明白, 面對一個誓言要將他們從地圖上抹去的敵人談和平, 是對下一代的殘忍。


面對哈馬斯今次恐怖襲擊, 以色列已痛下決心, 徹底清除哈馬斯這個恐怖根源, 並在加沙地區建立一個溫和、尊重人權的巴人政府。這不只是軍事行動,更是為了下一代不再受恐懼威脅, 不用在校園學習中逃避火箭襲擊, 而是能夠在陽光下自由奔跑、在和平生活中追夢。今天以色列採取軍事策略是佔領加沙, 可能成功, 也有可能失敗, 激怒敵國的圍攻。正如( 撒迦利亞書1 2 : 2 , 9 )先知預言: 末日時耶路撒冷被多國圍攻, 但上帝必解救他們, 讓他們安居。


真正的和平, 不是與暴力妥協, 而是勇敢面對邪惡。國際社會若支持巴勒斯坦人民, 就應支持他們擺脫恐怖組織, 讓和平不是口號, 而是可以實現的。